当前位置:学习日志 -> 形成性评价

加深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的方法

上传:马超(其它年级.选修课)      上传日期:2015年10月27日      学生评价:0星      状态:正常

思维导图一个好的梳理知识体系,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工具,有必要让学生知道并能利用它做简单的复习。
【课前】
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制作评价量规来制作本单元的思维导图并上传到学校的校园论坛。教师浏览学生作品,点评,发现学生梳理知识中的问题;学生之间互相评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设计的意图:1.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看书、单元的复习资料或是e百分自己梳理本单元的知识和易错点,使自己建构的知识体系外显化;2.通过看学生上传的作品,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便于组织、调整课堂和学生的差异化教学)。
【课中】
1.
教师展示学生的优秀的作品,使学生在合作中的作品更具有层次性,全面性,从属关系合理。
2.
两人合作把两份作品合成一个更加完善的作品,分工准备课堂展示。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制作。(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课前认真完成个人作品;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成一个完善的作品,学生能够把本单元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准确化,达到了复习的教学目标;分工是为了课堂展示时能够高效有条理的展示)
3.
学生利用展示要求展示。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情况确定发言顺序,其他小组补充前一组不足的地方,教师在学生展示中,根据课前看到的问题适时质疑,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达成复习目标。
 
 
 
其次:对于单元中容易出错的小难题或是大家共性的小题目,我和赵老师商量每过一段时间把这些题目整理成错题专项,通过过关小游戏来复习和处理这些题,课上通过“攻守”小游戏进行讲解。循环筛选,最后达成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 其它年级.1班:程玉卓  评价:0星    2015-10-27 15:53:37

    你的思维导图给了我很多想法

  • 其它年级.1班:赵静  评价:0星    2015-10-27 13:31:33

    这是个绝妙的主意!而且对学生思维能力(总结归纳能力、思辨能力)的培养也在其中。 思维导图的要求很细致,可操作性强。 但这好像不是量规吧,量规有各个等级的要求和得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