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习日志 -> 形成性评价
如何加深学生对内容问题的理解
上传:赵静(其它年级.1班) 上传日期:2015年10月27日 学生评价:5星 状态:正常
1.平时我常常用的形式:第一,提问的形式,简单的判断或者选择,让孩子们用手势回答我。瞬间能明白每个孩子的思路,然后立即调整教学。第二,概念图(思维导图),单元学习结束,学生自制思维导图,第二天进行二合一工作,最后进行展示。另外思维导图还用于问题解决课,用于分析思路。第三,也会用观察法,学生自己写思路,我则在一旁观察他每一个步骤。第四,结构式访谈用的不多,偶尔会用,例如,看到张芮嘉口诀背的很好,但是口算测试时却比较慢,我在课下会询问:怎么回事呢?第五、课堂检测、单元测。
2.学完活动3,我还想到了,可以从学生检测中的易错点,或者知识的重难点出发,设置问答式检测或者再次的书面检查。
3.我很喜欢提问的方式,而且有些许心得,设计如下:
二年级讲完角的概念和角的大小。我及时提问(要求学生按要求做手势判断对错,对的壁画“√”,错的比划“×”)。
提问:世界上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学生判断并说明原因)
用放大镜观察一个角,角会变大。(学生判断并说明原因)
把一个角的两条边延长,角会变大。(学生判断并说明原因)
选择:黑板上那个角大?A用一根手指表示,B用两根手指表示。C用3跟手指表示
用此方法,瞬间找到学生是否全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