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习日志 -> 混合式学习计划(初稿)
混合学习计划 中国对联文化 初稿
上传:平毅(其它年级.1班) 上传日期:2015年10月19日 学生评价:0星 状态:正常
混合式学习设计模板
|
基本信息 |
|
姓名: |
平毅 |
|
标题 |
中国的对联文化 |
|
学科 |
语文 |
适用年级 六年级 |
|
对应教材 |
冀教版语文六上 |
|
设计覆盖 |
□单元 □课 |
第6单元30课 |
|
采用混合式学习目的 |
对利用多媒体和在线的学习,相关资料的阅读,触摸历史的脉搏,进一步认识对联, |
|
单元概述 |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在这个单元开篇的文章《碧螺春》的文末引用了外国诗人的诗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这是作者的匠心独运,借此既抒发了感情,又深化了中心思想。让我们的国人及外国人不仅仅在碧螺春中,也在京剧的优美唱腔与华美而繁复的脸谱中;在孔明借箭的神机妙算中;在安塞腰鼓的雄浑鼓点中;在整齐工整,而又意蕴深远的对联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芳香。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
|
学习目标 |
开展《中国对联文化》的项目学习,希望我们对对联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而喜欢对联,会编会书写对联。 |
|
框架问题 |
基本问题:春联文化对人们有着怎样的影响?
单元问题:你知道有关春联的那些知识?
内容问题
1.什么是对联?它的起源于哪里?请简要介绍。
2.对联的种类有哪些?
3.对联中包含那些知识?书写对联的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
|
过程
说明:在这一部分,描述你的教学步骤以及相应的活动序列。请注意要体现数字化环境下您的教学的亮点和优势。对应用什么资源和技术工具,学生如何合作学习,如何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应该有初步考虑。
|
教学环节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技术运用 |
教学资源 |
|
学习准备 |
课前准备 |
搜集有关资料组织学习资源 |
建立对联文化的专题网站 |
学校网站 |
|
电脑、有关对联的资料 |
有关图片整合丰富网站资源 |
教师边出示便提问题 |
多媒体 |
学校网站 |
|
|
1.完成《中国对联文化调查问卷》(自己和家人或陌生人)。
|
图片导入
并提出学习任务。
|
学习网站 |
学习学校网站的时代背景 |
|
自主学习 |
2.自学主题网站《学习资源》,了解对联文化。自学《精品美文》中的文章,并将自己的感受、想法以批注形式写下来,完成交流中心。
|
|
学生评论回复其他同学的帖子
修改丰富自己的帖子
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展示 |
老师浏览学生的回帖对共性的问题进行点拨 |
|
合作交流 |
3.每人以PPT的形式选择一种对联进行介绍。先小组交流、修改,后推荐全班展示交流。
4.每人制作电子报,介绍对联的有关内容,图文并茂,在小组中展示,推选出优秀作品在全班交流。最终形成全班的电子宣传海报,张贴在校园和社区,通过我们的宣传,使人们对于对联文化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5、写一篇制作展示宣传海报的反思,发表在专题网站上。
|
|
|
|
|
拓展提升 |
1邀请赵亦金的爸爸到班级为同学们讲解有关对联的知识,以及如何书写对联,使大家学会编写和书写。并请唐雪菲同学现场书写对联。
2、搜集资料,推荐一篇有关对联文化的故事或美文或诗歌,并写出推荐理由。
3.写一篇此次项目学习的反思,发表在专题网站上。
|
|
|
|
|
|
评价时间线
为您的单元创建一个评价时间线,记住要在整个项目中满足以下所有三个评价目标:评估学生需求、鼓励学习策略、展示理解程度。(注:评价时间线中应包括上表针对21世纪技能的评价检查清单或量规)
|
评价时间线 |
|
项目学习开始前 |
项目学习实施过程中 |
项目学习结束后 |
|
学情调查表 |
校网使用清单
小组合作清单 |
校网使用评价表
小组合作评价表格 |
|
|
评价计划
在创建时间线的基础上,请您为单元进一步开发对应的评价计划表。(可根据需要加行)
|
评价 |
评价过程和目标 |
|
|
基础知识评价 |
通过评价表来进行评价,目标是通过学习嘉诚对联知识的理解 |
|
|
小组合作及全班交流评价 |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针对交流问题的评论解以达到组员和全班的内部提升。热爱对联并学会编写对联。 |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针对交流问题的评论解以达到组员的内部提升。 |
|
|
|
|
|
选题填写提示:
请你认真考虑以下三个问题,并填上表:
1 准备安排哪几个学生活动? 在环节填写学生活动的名称,如,组织引导,阅读,研究,讨论,交流,展示分享等。(不受表中现有栏行限制)。在学生活动填写学生活动内容,如,独立阅读,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的步骤。
2 教师活动怎样对学生活动的引导和支持?如,开放性问题引导,出示范例、表格、图片,评价,个别指导 等,以及教师认为有必要详写的内容。
3 准备运用什么技术来推动学生和教师活动 ?如,问卷星、优酷、百会写写、快盘;电子白板的某一功能等。
4.为推动混合式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您准备为学生提供哪些资源?如,模板、范例、量规、建议等。
其它年级.1班:程玉卓 评价:0星 2015-10-26 17:10:48
平老师这堂课的设计很值得我去学习,每个环节都很有深意,操作性很强。建议:期待听到这堂课。
其它年级.1班:石晓华 评价:0星 2015-10-21 14:10:28
1、真正实现了个性化,突出了学生的个性。
2、计划很详细,便于操作,体现学校实际情况。
其它年级.1班:任佳宁 评价:0星 2015-10-20 14:08:25
多元的评价机制让学习充满动力,提高了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