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三学习日志
评价,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源泉,评价是温暖学生心灵的阳光,巧妙的课堂评价,是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贯彻于课堂教学始终。教师课堂上的评价,能极大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1、多种形式的鼓励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用鼓励的目光、尊重的话语、真诚的期待、温暖的微笑关爱每一位学生,呵护着他们健康成长。就六年级语文教学而言,是枯燥无味的,怎样让孩子做到“乐学”?是非常艰巨的一项任务。因此,评价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就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记得刚讲完第三课《鸟是树的花朵》,按要求同学们背诵,像王铖峣这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背诵是有难度的。回想他这几次作业比以前进步了,我灵机一动,“王铖峣同学,作业进步很快,老师相信,在他的努力下,其他方面也一定做得更好。”这样的评价,我融进了自己的期望,起到了“鼓励”的作用,点燃了学生的希望,重新燃起了自信的风帆。学生对自己有了信心,还会不愿意学吗?
2、让评价抓住契机。
上课回答问题时低年级的学生常喊“我’老师一味强调别喊效果不好。如:针对回答问题做得好的同学,老师可以说:“同学们,看这位同学在回答问题时态度端正,做得多好,你们该不该学学呢?”低年级同学模仿能力极强,这样,同学们自然会停止叫“我”了。
3、让评价富于幽默
可以说,课堂上的幽默会形成一种良好课堂氛围,诙谐幽默的评价能恰到好处地推动教学过程。针对《鸟的天堂》这篇课文结尾处出现的两个鸟的天堂,我问:第一个带引号,而第二个不带引号,为什么?张超凡同学给大家叙述了自己的理由,相当合理,也非常充分,同学们都表现出同意。见了这种情形,我马上说:“张超凡同学确实与众不同,回答得超凡脱俗啊!”听了我的话,同学们笑了。这笑声带动了这个课堂,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真实其乐融融。可见,幽默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仅能博人一笑,而且还能在笑声中给人以智慧的启迪
如何提高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呢?
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估价自己。知人易、自知难,当一个人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别人的时候,很容易做到心如明镜,把别人的优点、缺点看的一清二楚。但如果要反观自己,则往往优点看得多、缺点看得少。因而,引导学生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就是要引导学生正视现实,看清自已在群体中的位置,敢于与优秀同学比差距,敢于否定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而不是躺在现有成绩上面自我满足、自我陶醉。
其次,要为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创造机会。课堂上老师要注重将自评和他评有机结合起来,并且通过有效的自评发挥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因此,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自我评价的机会,比如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及时的信息反馈,让学生清楚自己哪些知识已经学会?哪些知识还没有掌握;学校每举办一次活动,要让学生及时反思自己在活动中发挥了哪些作用?有什么不足;期中或学期结束的时候,要让学生及时总结在前一阶段的学习和成长中,取得了哪些成绩?自己的差距在哪里?下一步应该怎么做等等。
再次,要教给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就是对照标准,让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的过去,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无论是在日常行为方面,还是在学习以及文体活动等方面,学校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让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对照标准进行自我剖析,这是自我评价的有效方法之一,漆雕开之所以认为对作官没有信心,也许是因为他认为自己还没有达到孔子制定的作官标准。除此之外,引导学生坚持写反思日记、进行阶段性总结以及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等,也是进行自我评价的好方法。总之,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是一个人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内在需求,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学习《人生感悟》这单元内容之后,我会召开一个讨论会,在会上我提问学生这单元学习了什么内容?学习这些内容的实际应用?探讨内容知识,通过提问和倾听,了解学生的元认知,帮助学生成为自我学习者,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 班级讨论会的开展,第一、讨论会开展得成不成功取决主题,因为主题是学生感兴趣的方向。第二、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体。第三、是开放式的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班级讨论会就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各抒己见,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学习小组中的组长,自主学习环节负责组织组员学习和讨论、组员的推荐、组员的评价等。
2.合作探究环节。利用课堂15分钟,小组讨论预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组内合作交流,本组解决不了的其他组帮助解决。提出问题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围绕本课内容提出与本课相关的新问题。总结先由学生总结,再让组长总结;总结的内容是各小组展示的内容,主要是重点难点,也可是学生展示的遗漏点
4.展示环节 由各小组根据分得的任务,到前台或前后黑板前展示自主预习、合作探究环节的成果,在展示的过程中,“台上”学生或板书、或投影、或讲解、或表演。
观察检查表可根据课文内容创建的评价量规,内容如下:1、合作精神。2、提出问题。3、解决问题。4、创新实践。记录学生在这教学单元中的参与情况、合作意识、突出的问题、学习的取向情况。这样有利于有效地学习,增进教育工作者业务的经验。
1、课前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对观察检查表进行灵活恰当有针对性的设计,我主要从学生的预习情况、上课的注意力、交流和合作、创新思维、掌握知识情况等方面进行设计,并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评价,让学生在学习前了解检查表,知道如何上好课,学习预期达到的目的; 2、根据实际情况及课的特点制定一份观察检查,这检查表能及时让掌握学生对课的内容的掌握程度;
3、课堂上,观察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学生注意力有没有集中,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档案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可以从中找到误差和偏移,加以修正和调整,为学习服务
作为语文教师建立作品档案,记录着学生的成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自信心,可以作为终结性评价的依据学习档案记录着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错题档案就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档案,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错题本最重要的是为学习评价服务,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
如何才能把各种评价方法、评价工具等有效地融入教学实践中?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中如何才能把各种评价方法、评价工具有效地融入教学实践中去呢?是每个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我认为,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对各种的评价方法和评具做较为深入的学习研究,充分掌种各种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的制定和使用方法,明晰他们能被使用的时间、地点、情境和预期的效果,并能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运用的技巧和经验,驾轻就熟了,用的时候也就会得心应手。
第二、在教学实践之前,教师要充分研读课标,正确把握现代教育理念和课程标准做好一定的预案,设想一下可能出现的情境,然后有依有据地准备好运用什么样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做到有备无患、药到病除、运用自如、恰如其分;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课标要求,适时的运用各种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达到育人的目的。
第三、再好的预案,也很难和现实的情形完全一致,实践中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形也属正常,这就是生成问题,考察的是临场应变的能力,也考察着平时工作积累的成效。所以出现生成问题,不要慌乱,在平时演练的方式方法中寻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其一,能临时变通一些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也是未尝不可的方法。即要有事中变通的当场处理生成问题的能力。
最后,评价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二者和谐统一,同时,要考虑评价活动的可操作性,要注重评价的实际效果,避免使用过于烦琐的评价程序,占用师生过多的教学时间,不可为评价而评价,要时刻关注评价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根据评价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真正通过评价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另外不是所有的评价结果都要公开,评价结果也有它的隐私性,尤其是对一些结果不好的学生,更要慎重对待,更应以增强其自信为目的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呈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