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日志 -> 理论基础
关于个性化教学模式研修
上传:李春晓(其它年级.1班) 上传日期:2017年05月17日 学生评价:0星 状态:正常
学生们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和不均衡性,由于与生俱来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教化的影响,相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脑力与体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都表现出个性特征。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重视学生发展的共性特征,更应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积极因素,弥补短处和不足,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使具有各种个性差异的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地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的广泛分布与方便获取改变了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教师不在维持自己“专家”的角色,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帮助者,以助学者的身份出现,以合作的方式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相反,学生在学习中承担着主动学习、自我学习的责任。他们的角色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建构者。以此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处理信息等方面的高级思考技巧。同时要求学生与教师一起根据实际问题、自身的学习现状,包括兴趣和经验等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在学习范式下,学生仍要汲取前人探索总结出来的知识精粹,因此教师的讲授是十分必要的。与传统教育不同之处在于,教师不仅要“授”,更重要的是要“导”,帮助学生依靠所接受的知识,达到更高层次的理解。作为助学者,教师要设计学习过程,包括确定目标,定义问题,创设情境,指导设计,引导学习,关注学生个性,设计合作方案等等。还要为学生们提供存储、操作和探究的工具,创设合作氛围等。
其它年级.1班:王茜茜 评价:0星 2017-05-18 09:37:24
李老师的见解很独特,同时也将自己的观点阐述的很清晰。
其它年级.1班:张新艳 评价:0星 2017-05-18 08:27:27
李老师对教师要进行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教学进行了很好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