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日志 -> 基本内涵

“4+2”教学模式的理解与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4WIN

上传:高梦凡(其它年级.1班)      上传日期:2017年05月18日      状态:正常      <精华>

 

“4+2”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建构主义、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双主教学结构为理论基础,是在加涅等教育学家对助学事件、学习要素基础上进一步的概括和提炼,对指导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的个性化教学有重要实践意义。

“4”代表开展自主学习的四个环节,即;进入情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拓展提升;“2”,是指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为使学生能有效开展一对一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创设学习环境、组织与调整教学两个方面。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一、学生自主学习,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及个性化学习的本质:1.进入情境:学生通过情境信息,了解学习原因、目标、过程,建立积极主动的学习心向。2.自主学习: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依托教师提供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动手实践、主动探究、自主思考,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建构对新知识的理解,完成对知识的个性化建构过程。虽然此过程中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但是学生也可以求助于家长、同学。3.合作交流:学生通过在学习共同体的的合作互动,拓宽、加深、内化有关知识,掌握有关工具,完成知识的社会性建构过程,达成学习目标。但是交流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决问题,加深理解,建构意义,达成学习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合作意识及交流、表达能力,激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网络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是三个不同层次的交流活动。4.拓展提升:学生应用已掌握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发展高级思维,锻炼21世纪核心技能。 

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凸显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功能:

创设学习环境、组织与调整教学使得教师助学者的角色体现的淋漓尽致,更像是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服务者和保障者。在创设学习情境时,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创设学习情境,而不只是依赖多媒体手段。

"4+2"模式的可操作性强,突出了与信息技术间的学科整合,它自身的课程评价体系与标准也很容易被教师们学习与接收,下面我们将对其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阐述:

进入情境:生通过对所学知识背景的体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体验课堂教学内容。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可以采用情境描述法,通过生动形象的朗读引导学生对知识情境的认识;歌曲导入法,在课前几分钟教授学生与本课知识相关的英语歌曲,通过对歌曲的问答达到引出新课的目的;另外还可以采用游戏导入法、视频导入法等多种形式快速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自主学习:学生主要依托于数字化信息平台、数字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教师主要采取任务型教学模式,精心设问,巧于提问,在学生进入情境、充分被调动学习热情后,让其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由于小组间相互辩论、商量,学习的自主能力就得到了增强;此外还应当鼓励学生对教材、教师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合作交流:学生的学习活动通常是在一定的实践共同体中进行,与他人的合作对学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合作学习中,首先应建立有效的学习小组,根据学习能力、性别、学习水平对组员进行划分。具体教学形式可以包括:竞赛活动,通过不同小组学习、竞赛既满足了学优生帮助学困生的心理需要,也使得学困生找到学习归属感,从而充分满足所有学生的心理需求,达到调动积极性的目的;进行角色表演,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情境,如打电话、问路、聚会等,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对于学生语言输出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评分机制,在课堂中教师根据各小组表现进行积分,并在课堂结束时 进行评价,通过肯定性的语言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拓展提升:由于目前教材大多只提供了语言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内容,涉及文化背景知识的太少,学生很难及时获取、并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因而英语教师一定要对深藏在课本中的一些文化信息进行挖掘、补充和拓展。但是扩展内容并不是越多越好,教师要有所选择。如在进行有关节日的课程中,适当选择有代表性的几个节日进行拓展,而其他的节日在可以放到下一节课进行讲解,甚至在平时每一个节日时就向学生渗透该节日的名称、来历及习俗,效果会更加理想。

创设学习环境:学生自主学习六要素中的情境,指的是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刺激作用的具体环景。因而创建有效的英语学习环境是十分必要的。所谓英语学习环境,除了眼睛可以看到的“硬环境”外,还包括耳朵听到和嘴里说的“软环境”。这就需要教师的主观努力,多引导、创造机会,营造氛围。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应多用英语,少用母语,有些表达学生听不懂,就可以采用直观手段,如实物、图片等创设语境;或是利用眼神、手势、口型及其他肢体语言辅助学生理解。其次在课外也尽量多的使用英语,如路上打招呼、平时聊天都是用英语;或是定期举办一些英语竞赛活动,如英语歌唱比赛、英语短剧比赛等,不仅让学生有机会听和说,更能够有效的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组织与调整教学:教师应当是敏锐的观察者,能够及时接收学生活动及相关反馈教师应根据学生课上表现,及时调整授课内容、时间、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从而使得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