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日志 -> 方法策略
“4+2”教学模式与体育
上传:于思伟(其它年级.1班) 上传日期:2017年05月18日 状态:正常
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组认为,“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数字化设备达到生机比1:1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学习的教与学模式。”
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教师如何通过助学促进学生4个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实现高效的个性化学习呢?接下来我以体育学科为例进行一下简单的分析。
1、进入情境 虚拟现实、情景演示
小学体育课程教育初中体育课程有一定差别,由于学生年纪较小,往往都采用情景式教学。在上体育课之前,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兴趣,需要很好的课前导入,相关的情境。比如本节课要锻炼学生跳跃能力,教师往往会设计小青蛙跳河叶的情境,使学生提升兴趣的同时快速的进入状态。恰恰学生也需要这种情境的导入。同时告知其学习目标,使得学生更加明确自己应该去学习什么。
2、自主学习 学生利用信息化平台 学生依托教师提供的资源 学生自己制定计划,分析,实施,求助,创新。
在当今信息化发展如此迅猛的时代,体育课上,或者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学生会通过视频,网络,或者成人的影响喜好上任何一项体育项目,之后自己就可以去网上找相关视频、相关体育明星、自己去了解规则、根据视频模仿练习,自己拿上装备,走出家门去一展身手。同时进行个别化的调整,因材施教,比如身体较高的学生并且喜欢篮球,教师就应多加关注,多加培养。
3、合作交流 小组间探讨、虚拟教室、电子邮件、即时聊天软件
在当今时代,学生普遍都还处于独身子女的家庭,虽然国家放开二胎政策,但是以当下小学生的年龄就算家里有了弟弟妹妹年龄也较小。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得现在的学生缺少合作精神,不懂得分享。通过体育的团队组织活动,学生懂得团队合作,愿意听取团队其他成员意见,能为团队的胜利和成功做出个人的牺牲。
4、拓展提升
当学生喜欢上一项体育运动后利用课下时间进行专业的练习,并且通过自身的练习使得身体素质得到了提升,长得更高,跑的更快,跳的更远,身体更强壮了。同时通过一项运动或者多项运动的兴趣爱好和练习,为终身体育习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