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日志 -> 方法策略
“4+2”模式中教师如何助学
上传:曹归来(其它年级.1班) 上传日期:2017年06月06日 状态:正常
在新的“4+2”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专家的角色,而是授导者、助学者、合作者、研究者的角色,因而教师首先要从根本上转变师尊学卑的传统思想观念,自始至终要本着“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与学生平对话、融洽的相处,给予每个学生表达的勇气和机会,一方面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引导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另外一方面也有助于教师认识程度和自我能力的提升,真正地促进教学相长。那么在实际行动中,教师在四个环节中分别开展以下工作: 1、情境导入。为了迅速有效地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以时政案例为背景设置不同的角色,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置身于情境当中,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以及责任意识。同时明确告知学生本课的学习目标,防止他们脱离轨道学习。
2、自主学习。教师基于本课的学习目标提供学生一个学习支架,这个支架本着由简极难的原则层层递进地设计,从最基本的问题,到中等层次的问题,再到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流程去阅读教材,查阅网上的资料,或者通过家长社区搜集资料。在自主学习中面临问题的时候教师不能直接告诉答案,只能进行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多多关注学生之间在网络上交流的观点,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进行赞扬。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善于收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为后面调整教数学做准备。
3、合作交流。教师要限定时间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解决各自存在的问题,加深对知识的领悟。在交流合作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个别化的调整,提供给适合他们自己特点的成果展示方式,给予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最后要求学生以WORD或者演示文稿或者模型的方式展示成果,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评价,然后老师再予评价。这一环节的侧重点是提升他们的团队意识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
4、拓展提升。在此环节教师要基于教学的重难点设计有层次性的练习,巩固之前学习到的知识,也不断地强化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练习中建立信心,也体会学习的乐趣,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