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听课研讨 -> 在钟表店里(五线谱)
精英未来学校教师教学听课心得——2017.05.22 音乐
上传:韩冰(其它年级.在职教师) 上传日期:2017年05月22日 学生评价:0星 状态:正常
邓老师为二年级四班授音乐欣赏课《在钟表店里》,课时1课时;《在钟表店里》为德国作曲家奥尔特所作,是一首描绘性较强的管弦乐曲。它描绘了钟表店里,修表工人在清脆的钟表声中愉快工作的情景。
邓老师在“进入情境”环节运用问答、聆听来进行,很快便将同学引入本课内容;接下来“自主学习”环节同学们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分段聆听了乐曲、感受了其中的情绪并对其进行联想与想象;在“合作交流”环节,同学们在邓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了动作编创;最后“拓展提升”环节,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整欣赏音乐,并在乐曲的不同部分进行了音乐表演。
整个教学过程衔接流畅,教师紧扣音乐发展来组织教学,学生紧跟音乐来进行聆听与编创,体现着音乐课独有的特色。除此之外,我有几点个人的小思考:
在“自主学习”环节,学生们在计算机软件的辅助下,实现了近距离(耳机)聆听音乐,在这样一个非常好的教学硬件下,教师是否可以引导学生更多地从音乐元素角度体会音乐,比如乐器的音色、不同乐器不同的表现对象(特征),这样不仅可以获得速度、情绪这些相对浅层的乐曲感知,也可获得音乐学科较为深层的乐曲组织结构方面的基本认知;
邓老师在教材分析中提及“杜鹃报时钟”“大钟”,在“自主学习”环节提及音乐中“叮”的声音,但实际教学中这些并未得到应有的强调——我个人的看法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引导学生了解乐器及音色的机会,借助不同乐器的表现对象,引导学生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从而引导学生对音乐演奏产生兴趣;
在“自主学习”环节,邓老师引导同学编创乐曲第三部分的简单动作,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体验音乐、锻炼编创能力的机会。由于二年级的同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尚处于起步阶段,其音乐素养、音乐经验也许不足以支撑其完全自主进行编创,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个人认为在编创前教师可以为同学们提供几个编创的支点——比如乐曲的节奏、音高、乐器音色——来引导学生更有效地体验音乐、进行编创;
另外,邓老师结合乐谱上拍手、拍腿的图示,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节奏与情绪,锻炼了学生协调能力的同时,是否可以引导学生关注2/4拍音乐的“强弱”规律特点来进行击拍呢?我个人认为乐谱本身安排“拍手”“拍腿”应该是有目的的,区别就在于这两种动作所发出的声音有强有弱,学生是否能够有效感知,教师应该予以关注。
还想说一点题外话,音乐的表演与欣赏始终不应离开乐谱,由于本课授课对象读谱能力尚未达到本课程乐谱的视唱能力,但如果整堂音乐课不涉及乐谱问题,也许孩子们走完六年的义务音乐还是不能够识谱、唱谱(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2014年做过一项研究,调查被试的视谱、唱谱能力,被试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同学,调查结果差强人意),这是我们需要格外注意的。
以上就是我个人基于本节课的一点小小思考,偏僻之处,望请各位老师同学批评指正。
其它年级.1班:刘晋辉 评价:0星 2017-05-22 15:32:38
“音乐的表演与欣赏始终不应离开乐谱,由于本课授课对象读谱能力尚未达到本课程乐谱的视唱能力,但如果整堂音乐课不涉及乐谱问题,也许孩子们走完六年的义务音乐还是不能够识谱、唱谱(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2014年做过一项研究,调查被试的视谱、唱谱能力,被试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同学,调查结果差强人意),这是我们需要格外注意的。”建议很好。国家课标对2年级的识谱要求非常低,而我们学校在一年级便开始了WAWAYAYA学识谱,二年级起开展葫芦丝教学,结合音乐书,简谱线谱都有涉及,但程度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