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听课研讨 -> 精中听课感悟

精英中学学习感悟

上传:袁添雪(其它年级.1班)      上传日期:2017年05月24日      状态:正常

精英中学学习感悟

精英中学一天的学习结束了,又一次让我感受到了精英学子对学习的热情,对生活的热爱。走进校园,给我的第一感受是干净整洁,标语、名言随处可见,充分凸显了精英中学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宗旨。教学楼的走廊里,光荣榜、各科学习之星……无一不体现我们精英学子的优异成绩。班级文化展示的墙面上,小组评比、量化排名、班规班训……随时随地激励着学生们积极进取,永争第一。

通过一上午的听课学习,我对精英中学“6+1”的教学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三分钟“导”,带领学生快速进入将要学习的内容,提高积极性;十五分钟“思”,教师给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六分钟“议”,两人对议、小组成员讨论,发表意见,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发表意见。令我震撼的是,在这一环节,全班六十几名学生全都积极讨论学习内容,没有人说与学习无关的话;九分钟“展”,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进行,展示前三个环节的学习成果,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本节课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各个小组或个人的展示情况进行量化评分,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九分钟“评”,教师充分利用这九分钟的时间,讲解重难点;两分钟“检”,多媒体出示检测题,检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最后的一个环节就是课后的“限时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检测题。语文的检测题,题量大,要背诵的知识多,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学生做限时练的时候没有思考的时间,必须提笔就写,这种练习方式,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做题速度,另一方面,夯实了基础知识,便于学习能力的提高。

上午听了初一三节语文课,每节课都是严格按照“6+1”的模式进行授课,每个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课件都一模一样。教师们在上课之前要进行三次备课,第一次个人查阅资料,分析学情,手写教案,为集体备课做准备。第二次就是每天两次的集体备课,整个教研小组集思广益,详细探讨每个教学环节,甚至细致到每句话、每个字该怎样表达,课堂上每个问题的提出都是全体教研员深思熟虑的结果。第三次是在整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微调。精英中学的每个教师对待工作都非常严谨认真,他们有一颗坚持追求教育事业的恒心,作为刚刚进入教育行业的新老师,我们要学习前辈们爱岗敬业的精神。

精英中学的每个学生都朝气蓬勃,激情饱满。课堂上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尤其体现在课堂的“议”和“展”的环节,没有不积极参与的同学,这是如何做到的呢?通过下午和精英中学的老师交流我们了解到,这需要我们老师在日常管理上做出努力。一、严格要求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习惯,纠正学会的不良行为习惯。二、制定班规班训,严惩违反纪律的学生。三、制定班级量化考核标准,小组、个人之间形成竞争关系,增强集体荣誉感。四、要想学生在“议”、“展”环节都能积极参与,教师制定的讨论问题难度要适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做出努力,了解学情,设置适合本班学生讨论的问题。总之,要想达到人人参与的程度,需要教师平时做出努力,营造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的大环境,严格管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奖罚分明,落实规章制度。我们要坚定教育事业的爱心,真心为每一位学生着想,以真心换真心,最后终能与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

初一的一位教师的教学方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课件,可是这个班的学习氛围和其他班相比却截然不同。教师激情饱满,肢体语言、表情、动作都有效带动学生参与课堂。采用集体背诵古诗、背诵问答题的方式有效加深学生的记忆,对于背得好的小组和个人进行量化加分,增强集体荣誉感。

精英中学的“6+1”教学模式与我校的“4+2”教学模式有相似之处。“导”对应我们学校的“进入情境”,以引发学生的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但我校的“进入情景”又不仅仅限于导入,还有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情景。“思”、“展”环节与我校的“自主学习”相似,但我校的自主学习更多的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依据数字化平台进行个性化学习。“议”、“评”环节对应我校的“合作交流,”我校的合作交流,更多是进行师生、生生的多边互动,发挥班级、小组的群体作用,共同学习。“检”的环节和我校的“拓展提升”有一定的区别,精英中学的“检”只是对本堂知识的检测,而我校的“拓展提升”是对学生情感的升华,使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做到学以致用。每个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不同,相应的教学模式也会有很大的区别。精英中学的教育目标非常明确,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我校在于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培养个性化的人才,终身学习,做最好的自己。

我会坚定教育事业的爱心、恒心、细心,将教育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去奋斗,终身学习,做最好的自己。经过一天的学习,我收获颇丰,以上言论有未尽之处,还望与各位前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