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听课研讨 -> 精中听课感悟
观摩精中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有感
上传:张新艳(其它年级.1班) 上传日期:2017年05月25日 状态:正常
2017年5月23日在吴校长和何主任的带领下我们有幸走入精英中学,走进精中的高效“6+1”课堂进行观摩学习。一天的观摩学习我们听了五节数学课,一次集体备课,还与精中的数学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提出我们的困惑,精中老师针对我们的困惑给予了很好的解读。通过观摩学习使我对精中的“6+1”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新课程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改的六字箴言,精英中学的“6+1”教学模式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真谛。精英中学“6+1”课堂教学模式中的“6”是指课堂教学中的六个环节即:“导”、“思”、“议”、“展”、“评”、“检”;模式中的“1”,指的是限时训练,每天利用自习课进行限时训练,也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运用。每个环节的具体实施如下:
1.导:即导入。导入就是老师通过简洁的语言、直观形象的图片或动画复习旧知并导入新知,在这一环节给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导学流程,让学生带着任务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2.思:即自主学习。学生先根据学习目标认真阅读数学课本并勾画重点内容,再认真思考并完成导学提纲上的学习任务。学生在导学提纲的引导下进入专注、高效的学习中,此时老师全班巡视给每位学生批已做的题目,使学生明确哪道题做对了,哪道题有问题,学生再深入分析已错的题目并尝试改正错题。
3.议:即对议、互议。三人小组或六人小组合作交流出现的问题,优等生为出现问题的学生答疑解惑,学生用红色笔修正错误,以提醒自己应多注意此类问题,达到初步解疑的目的。
4.展:即全班展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这一环节老师先让学生提出自己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问,其他学生给予答疑,然后处理学案上重点题目,让学生口答或上前板书展示。要求大声、规范、清晰、迅速。课堂上学生们用“我提问、我展示、我质疑、我补充”等规范课堂语言进行交流,这样可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和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学生们通过积极踊跃的“我展示”、“ 我补充”进行思维火花的碰撞, 让更多的学生理解并内化这些疑难问题;同时为学生们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5.评:即师生先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然后老师再对重难点、易错点进行详细点拨。老师重点点拨解题思路,归纳解题方法,并挖掘出题目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思维等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升。
6.检:即当堂检测。学生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方法和规律,并进行当堂检测。
7.练:利用自习课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限时训练,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老师对限时练全批全改,不讲评,学生若有疑问,或自悟、或问同学及老师,自觉订正错题,最终达到让学生从懂到会再到用目的。
精中采用“三备两研”的教研形式。
个人初备:在集体研备之前每人手写一式两份提纲,老师在分析课标、考纲对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的前提下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难点,导学流程,重点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导、思、议、展、评、检等各个环节的预设及课堂安排。
集体研备:每天上午第5节和下午第三节进行集体研备。我们上午第5节课学习观摩了他们集体研备的过程,教研组长主持,每位老师轮流发言,说出自己的初备思路,然后集思广益共同探讨,老师们用红色笔在初备提纲上进行标注修正,调整自己的提纲。
个人复备:在集体研备的基础上老师再根据本班的学情,对研备后的提纲再次进行预设修正,定出最终的上课提纲。
通过观摩学习使我对精中的高效“6+1”课堂模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比我校的“4+2”教学模式和精英中学的“6+1”模式算得上是异曲同工。我们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借鉴他们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优势,争取将我们的“4+2”教学模式打造成更高效的课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