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物课标 -> 学习日志
生物课程标准学习
上传:秦金燕(七年级.文综组) 上传日期:2019年08月29日 状态:正常
课程性质:生物是自然学科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农林、医药卫生、环境保护以及其他应用科学的基础,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对社会、经济、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课程设计思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体现出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各层次的学习;体现学生全面科学素养提高;体现医务教育课程的普遍性、基础性、发展性。
课程目标:知识——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的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技能——具有生物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科学探究实践能力(掌握实验室仪器用具的操作能力,收集课内外图文资料、信息的能力,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会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爱祖国、爱家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事求是、探索创新精神、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良好生活习惯、健康生活态度)
课程内容:主要十个一级课题,1.科学探究 2.生物体结构层次 3.生物与环境 4.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5.生物圈中的人6.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7.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 8.生物的多样性 9.生物技术 10.健康地生活
教学建议:1.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自觉性2.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3.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4.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5.落实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
改进教学:1.特别注重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
2.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参与和实践的机会;(创设意境、角色扮演、查阅资料、课内外结合)
3.注意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概念,提供丰富的有代表性的实事来支撑概念,不光让学生记住事实,还要能从事实抽象概括出概念、构建知识框架;
4.注意实验设计多样化,从定性到定量,强调实验安全教育;
5.搜集生物科学在社会发展中丰富有趣的事例。
课程评价:1.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体现课程基本理念
2.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现
3.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4.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5.恰当呈现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6.根据评价信息,找到存在问题与不足,进行教学反思
如何开展教学评价:1.重视评价学生探究能力
2.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3.重视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
4.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可用的教学资源:1.学校教学设备
2.图书馆
3.社区(博物馆、展览馆、动物园、植物园、少年宫、高等院校、粮种站、公园、养殖场)
4.学生的生活经验
5.信息化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