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听课记录 -> 物理学科

《功率》听课笔记与反馈

上传:郝卫华(其它年级.2020级)      上传日期:2020年08月20日      状态:正常

功率优质课

课堂采取的是情景导入的方法,问:“我们的教室在五楼,通常上楼需要1.5分钟,一次他跑步上楼只用了40秒,在这两种情况下,做的功是否相同?从物理的角度思考两次上楼做功快慢一样吗?”并且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幻灯片其中有一张是这样的,在工地上需要把建筑材料从工地上提升到高处可以靠工人用滑轮组吊起,也可以靠吊车吊起。这两个过程做功的做功的多少怎样计算?是否相同?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相同吗?做功快慢一样吗?那么如何比较做功快慢呢?

  情景引入后教师便开始讲授新课:两个同学现场完成搬矿泉水的做功比赛,提出问题:根据两同学的比赛结果,判断他们做功的多少相同吗?做功的快慢一样吗?是如何比较的?让学生小组讨论后并派代表回答。归纳学生的回答,总结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得出结所做论:做功时间相同时,物体所做的功越多,做功越快。物体所做的功相同时,时间越少,做功越快。继续提出问题:从刚才几个同学的比赛中我们看出他们做功是有快慢的,但是他们具体做了多少功,用了多长时间我们知道吗?通过简单的实验分析出功率的定义和公式。之后让学生思考,类比速度的单位,功率的单位应该是什么呢?从而得出功率的单位。利用动媒体介绍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功率。人在平时骑自行车的功率约为60W到80W。人的平均功率约为100W。最后在做个总结来加强学生的记忆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