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听课记录 -> 生物学科

《排泄》听课记录与反思

上传:谷荟鑫(其它年级.2020级)      上传日期:2020年08月16日      状态:正常

授课教师

顾玉翠

课程名称

排泄

授课学校

沧州市第十五中学

听课

谷荟鑫

授课时间

2019-06-17 

课型

新课讲授

评    价   内   容

评 价 等 级

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

讲课内容充实,课堂重难点突出,对课程内容娴熟,运用自如。

 

 

 

讲课重点、难点突出,条理清晰,对相关知识阐述清楚,分析论证充分。

 

 

 

注重启发 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效果突出。

 

 

 

语言表达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语音、语调准确,语言质量高。

 

 

 

能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媒体积极有效地利用教学辅助手段

 

 

 

讲课有热情,精神饱满;教态端正大方,亲切自然,仪表端庄,衣着整洁。

 

 

 

积极灵活地运用“五环导学”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

 

 

 

听课后总体评价(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

优秀

授课方式

 □知识灌输为主  学生表现为主  互动交流为主  

 □其他_____________                      

一、课前准备  

顾老师首先给学生们按小组布置预习任务,并写出将要板书的内容,让学生们通过自我学习和小组合作结合,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

二、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向学生提问:“人体每时每刻都需要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代谢废物,人体如何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此过程联系上节课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来听课。  

三、新课讲授

1.排泄的概念及排泄途径 

首先小组代表引导学生们学习排泄概念,教师强调概念中的关键词:血液循环、代谢废物、过剩的物质。之后,小组代表引导学生们学习排泄途径,并区分各个途径中排出的物质,最后进行小测练习:教师出示PPT,让学生依据排出的物质的不同说出排泄的三条途径。

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辨析概念能力。让学生讲课,培养了其语言表达能力,对知识归纳总结能力,并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此外通过习题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对达到巩固的目的。

2.泌尿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尿液排出过程

小组代表通过泌尿系统绘图引导学生们学习泌尿系统组成,结合泌尿系统结构模型识别并区分各个结构,并引导学生说出各个结构的功能及尿液排出的过程。最后进行小测练习:教师出示PPT泌尿系统图片,引导学生识图排出的物质说出排泄的三条途径。顾老师借助模型辅助学习,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并区分各个结构,将抽象问题直观化。

3.肾脏的结构:皮质、髓质、肾盂 

小组代表通过肾脏绘图引导学生们学习肾脏结构,并区分各个结构,说出各个结构的功能,构建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顾老师出示PPT肾脏图片,学生识图并识别肾脏各个组成结构,区别皮质和髓质。这个过程通过学生讲课,教师点拨,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课堂。并且通过学生讲解,使学生初步建立肾单位结构模型的概念。

4.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 

小组代表通过肾单位绘图引导学生们学习肾单位结构,并区分各个结构,教师出示PPT肾单位图片,学生识图并识别肾单位各个组成结构。之后借助气球模拟肾小管及肾小囊的关系;明确肾单位各组成结构之间的关系。最后运用多种变式图练习,区别并说出泌尿系统、肾脏及肾单位各个组成结构。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点拨,强调要点,使得学生进一步理解肾单位结构中的关系,多种变式图的识图练习及习题,达到了巩固的目的和突破难点的目的。 

5. 活动展示:构建肾单位结构模型

教师准备材料:毛线球、气球、及超轻黏土制作的肾小体结构模型,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展示,要求学生能说出模型中的各个结构,最后提问:“肾单位具有这样的结构特点,那它的功能是什么?”引起学生们的积极思考。通过小组合作构建结构模型,在做中学,感受学习的乐趣,学生互讲加深印象,通过这一环节,再一次巩固了知识点,达到内化的目的,并给下节课埋下伏笔。

四、课堂小结及作业

强调本节内容中的重点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并布置绘图作业进行巩固内化。

板书记录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排泄  

一、排泄 

呼吸系统:气体

皮肤:出汗

泌尿系统:排尿:肾脏 肾单位

 

反思心得

顾老师通过学生讲课,锻炼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也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本节课运用学、识、练、做,层层递进的环节,既突破难点,又达到学生内化的目的,从而将学科素养落实到课堂中。但是课前指导不够明确,导致个别小组的学生板书内容过多,板书时间太长。时间掌控不到位,可以将绘图练习在课堂中完成,这样就能使教学过程更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