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听课记录 -> 道德与法治

《善用法律》听课记录与反思

上传:董艳(其它年级.2020级)      上传日期:2020年08月14日      状态:正常

听课记录表

听课人:    董艳                                

授课教师

陈文华

课程名称

道德与法治

听课时间

2020.08.14

授课题目

善用法律

级别

部级优课

     

     

一、案例导入

教师引用2018年11月《酒店承诺集赞免费吃大餐却反悔,碰上武汉400名政法大学生维权!》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二、新课讲授

环节一:法律服务,维权有门

小组合作与讨论,问题1:农民工工伤请求索赔,但对法律规定的专业知识缺乏了解。问题2:经济又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但又要打官司讨回公道。问题3:想起诉维权,但不会写法律文书。

图表总结不同法律服务机构提供的法律服务种类。

提供情境,让学生选择相应的法律服务机构,为自己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引导学生思考:接受了法律服务是不是就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问题。

环节二:诉讼救济,维护正义

回忆学过的知识,面对侵权行为,有哪些解决纠纷的途径。在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解决问题的途径中,哪一种是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结合案例给出民事、行政、刑事三类违法行为,并且加以区别。理解国家对公民的法律救济的相关规定。

环节三:有勇有谋,捍卫法治

播放央视赵宇案始末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案件的评析。思考:面对违法侵害我们该如何做。简单介绍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环节四:交流感想,知行合一

组织学生交流本节课学习的感悟,教师及时梳理使之系统化。

三、课堂小结:

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基本要求。当我们对面对的法律问题困惑时,我们可以寻求法律服务机构的帮助,相信法律,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当我们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维护权利时,协商、调解、仲裁、诉讼是可以选择的途径,做社会主义法治的遵守者;当遇到正在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我们要敢于斗争和善用斗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捍卫者。

 

 

 

 

该教师通过展现具有现实问题的案例,将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对接课堂知识,使学生体会到了我国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为公民提供的真实有效的法律帮助,加深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在新课讲授的过程中,将学习过的知识和新知识有机结合,有助于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法治”和“公平、正义”等法的价值融入教学,教育学生感悟法的价值。树立“法不能向不法低头”的观念。教育学生面对违法犯罪行为要敢于斗争,捍卫正义和法治,更要善于斗争,掌握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方法,将“有勇”和“有谋”有机结合起来。

课堂总结部分,教师组织学生发表个人学习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公正、法治”和“公平、正义”等法的价值的规定。同时,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荣辱观,引导学生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实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