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听课记录 -> 道德与法治

《预防犯罪》听课记录与反思

上传:李茹(其它年级.2020级)      上传日期:2020年08月17日      状态:正常

科目

道德与法治

授课教师

张颖

课型

新授课

授课年级

八年级上册

听课时间

2020.8.10

级别

部级优课

课题

预防犯罪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2.了解违法和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能力目标:应培养的技能有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法治观念、提升法治意识,远离诱惑,最大限度预防违法犯罪。培养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提升依法维权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 违法和犯罪的区别与联系,懂得不良行为有可能导致违法犯罪。2.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教学难点:1.如何预防违法犯罪。2.认识违法犯罪的危害,犯罪要受到刑事制裁。

听课记录

导入:张老师展示思明区人民法院和少年模拟法庭的图片来导入这节课所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对法院形成感性认识。接下来,学生互查学习任务单的完成度补齐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新课讲授:第一环节,案例分析,组织模拟法庭。张老师设定案件情景,组织学生模拟法庭,通过庭审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合庭评议、法庭审判,调动学生运用预习的知识,加深理解。设置见习法官讨论环节让所有学生参与到模拟法庭中来,积极发言阐述观点。设置公诉人答辩环节,起到归纳总结,强调作用。让所有学生体会小事也会酿成大错,“违法无小事”,学法守法的重要。学生互学、运用相关知识,根据刑法等规定量刑。

第二环节,法庭教育。张老师组织学生动手绘制陈浩走上犯罪道路的路线图分六个角色讨论:家庭(家长)、学校(老师)、社会(政府)、同学们(自己)、被害人、被告人。学生对案例所触犯的法律法规进行讨论,所有均同学参与其中,通过实际参与庭审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法律法规,增强法治观念,提升法律意识,远离诱惑,最大限度预防犯罪,提升依法维权意识

听课心得与反思

(1)教学思路清晰,整节课围绕模拟法庭展开,在组织模拟法庭和法庭教育过程中逐步落实了本节内容的重难点,给学生学习权利和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帮学会如何预防犯罪,加强自我防范和违法行为作斗争。

(2)张老师教态自然,语言流畅,活动设计新颖,师生互动良好,效果好

(3)精选材料,以模拟法庭的真实情景教学学生为主围绕犯罪进行辩解,体现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一种创新课堂这更是我今后在教学中需要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