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科通案 -> 历史学科

第11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上传:孙黎梦(文综组)      上传日期:2020年06月29日      状态:正常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袁世凯篡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北洋军阀政府之后,又进一步走向专制、独裁,再进而复辟帝制,结果走上灭亡之路。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即中国社会进步力量,在逐渐认识袁世凯本质后,开展了一系列斗争,先后发起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虽然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形式上恢复了民国,但政权仍掌握在封建军阀手中,中国革命的道路仍漫长而又艰难。

2、学情分析   

有利因素 :通过学习本单元前几课的内容,学生已初步认识到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未能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资本主义道路在近代中国困难重重。本课内容还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一结论的认识。本课知识线索清晰,各子目之间环环相扣,学生容易梳理。《建党伟业》等影视片对这段历史多有反映,教师可充分利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利因素:本课涉猎的人物和事件比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事件的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对此教师需要向学生明确北洋政府的统治时间范围,同 时设计一些排序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本课的两个难点内容具有综合性和理论性,学生无法全面认识,教师需采取史论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述:学科网ZXXK]

3、学习目标

了解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北洋军阀统治的基本情况。  

通过袁世凯复辟帝制以及革命派的斗争,使学生认识到: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认识到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学习革命者不屈不挠的英勇奋斗精神。

4、重点难点

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

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一起进入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学习吧!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二次革命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一说二次革命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学生回答:宋教仁遇刺案

教师提问:宋教仁遇刺案的背后真凶涉及到谁?

学生回答:经查,刺杀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凯的亲信,并直接牵涉到袁世凯本人。

教师提问:袁世凯为什么要派人刺杀宋教仁?

学生回答:以宋教仁为首的国民党在第一次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使得袁世凯大为惊恐。

2.教师讲述:“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心以武力平复国内的舆论压力和革命党人的斗争。请问袁世凯是怎样做的?“二次革命”的结果又是如何?

学生回答:袁世凯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二次革命”由于国民党力量分散,最终被袁世凯镇压下去了。

目标导学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教师提问:袁世凯在镇压二次革命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

①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②下令解散国民党

③解散国会

④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⑤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2.教师强调:袁世凯为了实现皇帝梦,接受了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对自己的支持。请同学们列表归纳“二十一条”的内容:

学生回答: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3.教师强调:至此,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一场复辟帝制的闹剧即将登场。并展示图片《袁世凯祭天》

目标导学三:护国战争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护国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这次战役有哪些领导者?

学生回答: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不得人心。主要领导人有: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2.教师讲述:蔡锷、李烈钧等领导的护国战争,从云南北上讨袁,袁世凯纠集重兵围剿护国军。但因袁世凯的复辟行径,不得人心,北洋军节节败退。1916年,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径为什么会失败?(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

①袁世凯为复辟帝制,而不惜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惩罚,这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

②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民主思想觉悟程度提高,使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没有长期生存的思想基础。

③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决反袁,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由拥袁到反袁。全国人民支持护国运动。

④北洋军阀内部发生变化,袁世凯众叛亲离,帝国主义也改变了对袁世凯支持的态度。

目标导学军阀割据

1.教师讲述:袁世凯死后,北洋军群龙无首,逐渐分裂。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北洋军阀分裂后的主要派系?控制的区域有哪些?

派系

领导者

控制区域

直系

冯国璋 曹锟

江苏、江西、湖北等

皖系

段祺瑞

北京政府,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奉系

张作霖

东北

滇系

唐继尧

云南、贵州

桂系

陆荣廷

广东、广西

2.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采取什么样的统治?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原因:社会根源:一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所决定的。是中国具有分散性的封建地主经济的必然产物。二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所决定的。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也必然导致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统治:对内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对外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影响: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三、课堂总结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倒行逆施,为建立独裁统治,实现自己的皇帝梦,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这种复辟行径,受到国内各界人士的强烈不满,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积极活动,领导护国战争,终于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不久死去。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板书设计?

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制造“宋教仁案”

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最终失败

袁世凯复辟帝制

对内:建立独裁专制统治,解散国民党

对外:接受日本“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护国战争

袁世凯众叛亲离,19166月在绝望中死去

军阀割据

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教学反思?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是新编教材中新增的一课,主要讲述的是袁世凯一系列倒行逆施的复辟行径,以及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的斗争。在本课中,我始终把学习目标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通过启发式教学、探究性学习、主题讲演、合作学习等,凸显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题地位,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我在教学上还有许多改进的地方,要增加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语言更加简练得体,通过平时多听课、多请教,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