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学评一体化 -> 学习日志
教学评一体化学习心得
上传:齐贺贺(?) 上传日期:2023年02月02日 状态:正常
在大单元设计时,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从教、学、评三方面一体化设计,始终如一地思考教学、学习和评价问题。
课前制定,学生熟悉的情境,设置定性的课前预习任务单;结合学生课堂表现设计基于情境的课时测评,改变现在教辅材料没有考虑学情、校情和缺乏情境等弊端;
基于任务单的预习、融合评价的课堂教学、基于情境和学情的课时测评,三个主要环节;
在设定以上三个环节时,都要根据学情分层设计目标、实施围绕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开展主体多元及方式多样的评价的有机结合,保证评价结果与改进策略的一致性。评价结果及时反馈与应用,使后续决策与评价结果的一致性。
进行一节课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时,在任务单指引下的学生预习,根据预习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后的课堂教学,结合预习及课堂反馈后的课时测评。
在设定课前任务单时,先根据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制定目标,确定评价标准,进而制定任务单指导学生预习,完成任务单,老师统计学生完成情况,检验目标是否达成。
课堂教学是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核心和基础。利用前期评价驱动教学,教学评在目标导向下的良性生态系统。学生的学情和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灵魂,他主导学习活动与课堂评价,使得课堂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下,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在课堂教学时要采取主体多元及方式多样的评价手段,及时予以反馈,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生态,使教师的教和评价具有一致性。
根据评价目标和课程内容要求,设计情境化问题,评价内容以学科基本概念和规律为依托,指向学科核心素养,评价学生在真实学习环境中学科核心素养的表现水平。
结合学生预习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具有一致性,以学定教。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确定课时测评,使教评一致,以教定评。结合学生测评的结果,制定下节课的课前任务单,使评学具有一致性,以评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