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 -> 七上

秋词(其一)——上课教师:徐笑晗

上传:徐笑晗(六年级.语文组)      上传日期:2023年10月18日      状态:正常

年级:_____ 学科: _____语文__ 编号:________

“五环导学-思”学导练一体化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__秋词》(其一__

课型:__古诗鉴赏课__ 课时: _1_ 设计人: __徐笑晗__ 审核人: _____________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初步接触过古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应该不存在问题,再加上这首诗歌内容本身很简单。但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对诗句中凝练的语言难以理解,深远的意境不能深刻感受,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感受诗歌意境是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句读,理解诗歌内涵,有感情地吟诵诗歌。

2.理清诗歌大意,明确诗人的写作思路,感受意象美

3.知人论世,学习诗人面对挫折和逆境的愈挫愈勇、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1.理清诗歌大意,明确诗人的写作思路,感受意象美

2.知人论世,学习诗人面对挫折和逆境的愈挫愈勇、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流程

复备

一、导入

以学生熟知的唐朝诗人为导入,并说出相关诗词。

二、读一读,读出韵律美。

1. 齐读诗歌,第一遍读准字音。

2. 播放范读,学生自由读。

3. 学生朗读,增进对诗歌情感的理解。(第一句低沉,后面三句一句比一句高昂豪迈)

三、悟一悟,悟出诗意美

1.请同学们根据诗侧的注释和诗下的鉴赏文字来理清思路,说说每句诗写了什么。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晴空万里,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

2. 一二句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一二句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直接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看法,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怀。(直抒胸臆)

3.“便引诗情到碧霄”中的“诗情”指的是什么?

古人云:“诗言志。” “诗情”指乐观豁达的豪情,也是昂扬向上的壮志

三、品一品,感受意象美

1.诗人将自己奋发向上,昂扬乐观的豪壮情怀,投射在诗中的哪种意象上呢?

2.这是一只怎样的鹤?你从哪里看出来?

这是一只洒脱的鹤。

这是一只勇敢的鹤。

这是一只向上的鹤。

这是一只卓尔不群、冲破桎梏的鹤。

在秋日晴空中,这只振翅高飞的鹤,排云直上云霄,矫健凌厉,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肃杀的氛围,使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

这只鹤是矫健凌厉,顽强奋斗,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借鹤体现了诗人奋发向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知人论世,感受意境美。

青年时代,他可谓一帆风顺,平步青云。

十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

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二十三岁,授太子校书,可谓前途一片光明。

公元805年,而立之年的刘禹锡梦想着治国平天下,便与王叔文等有志之士倡导了一场变革——永贞革新,誓要彻底瓦解蒲镇和宦官手中的权力,恢复唐王朝的兴盛。然而革新运动历时不到半年就失败了,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均被贬为边远八州的司马。

十年后,好不容易被召回京都,刘禹锡看了眼玄都观的桃花,就写下了得罪无数人的《游玄都观》,最终得罪新贵,又被贬: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释义:在京城那尘埃扑面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从玄都观看花归来的行人。玄都观里种了上千株桃树,满城的人都去观赏,而这些桃树都是我贬官离开长安后栽种的。

这次他被贬13年,已经56岁才再返京都。距离第一次被贬,已经过去了整整23年,在被召返京途中,遇到好朋友白居易,他说: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释义: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

距离他上次写桃花被贬的十四年后,他再次游历玄都观,想起上次被贬的经历,头铁的他又作了一首诗: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释义:玄都观偌大庭院中有一半长满了青苔,原盛开的桃花已经荡然无存,只有菜花在开放。先前那些辛勤种桃的道士如今哪里去了呢?前次因看桃花题诗而被贬出长安的我——刘禹锡又回来了啊!

刘禹锡因得罪了权贵宠臣,再次被贬,本应该住三间三厦的屋子,被趋炎附势小人刁难,让他在城南面江而居,但刘禹锡说无谓,便写下一副对联:

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释义:纵使被流放被压迫,但依旧苦中作乐,依旧关注京城,依旧在为自己的信仰争辩。

写完对联后,知县的肺被他气炸了,又安排了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小破屋给他。但刘禹锡主打一个好心态,于是千古名篇《陋室铭》诞生了∶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释义:山不在高,有仙人居住就有盛名,水不在于深,有蛟龙潜藏,就显示神灵,这虽然是间简陋的小屋,但我品德高尚,就感觉不到它的简陋了。

64岁的刘禹锡与白居易居于洛阳,晚年都患眼疾足疾,看书行动多有不便,看到白居易产生了消极悲观的情绪,刘禹锡对他说: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释义: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无挂也无牵。不要说日落之时天色已晚,虽然是流照在桑榆之上的余晖,依旧能够幻化成霞,绮丽满天。

 

内容小结

思维导图

(结构化板书)

自古 我言

秋日 春朝

 

课后反思

  

附件:秋词课件
附件:范读
附件:学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