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导入(1分钟)
教师手语导入,音乐:簇拥烈日的花。
一、 定向自学.独思(5分钟)
1. 猜一猜这些数字代表什么? 365天 87岁?31755天 762120小时
一年是365天,如果我们能够活87岁,会经历31755天,762120个小时。我们可以用这么长的时间去看美好的风景。而海伦•凯勒,享年87岁,却整整86年生活在黑暗世界里,她会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海伦凯勒的心灵世界,见证她的生命历程。 (进而引出作者简介)
2.向学生展示单元学习目标和本课学习目标。
3.让学生默读,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借助标题和关键词句)
同学们已经预习过文章了,接下来老师再给大家1分钟时间默读回顾。
要求:1.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口气读完。
2.概括要求:从标题和关键句子出发,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哪位同学能够从标题出发,告诉我们这篇文章讲了什么?
谁再塑了谁的生命呢?——沙利文老师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板书莎莉文 海伦)
明确:这篇文章讲的就是沙利文老师重新塑造我的生命,使之发生巨大转变的故事。(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
2.文章中有没有哪一段的关键句也能够体现这个主要内容呢?
第一段。那我们来齐读第一段,注意下哪些关键词需要重读。我注意到同学们加重了“最重要”,“截然不同”。为什么要重读?体现这一天对我的重要性,体现了我生命的转变。
所以,抓住关键句。我们同样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笔记:第一段//总写沙利文老师的出现给我生命带来巨大转变)。
此前此后的生活截然不同,“此”指的是哪一天?
1887年3月3日,为什么把日子记得这么清楚。因为这一天老师来到了,这一天是我生命的转折。
时间 前 1887年3月3日 后
脉络 2-4 “黑暗的生命” 老师到来,生命转折 5-13“爱的光明”
文章写到老师到来的关键句在哪儿?第五段,人物出现,有脚步走来。(勾画)所以,文章结构应该如何划分呢?2-4段都是在写沙利文老师到来之前,那么6-13就是沙利文老师到来之后。我的生命在这一天得以转变,从黑暗中走向光明。
通过标题和段落关键句我们可以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这就是我们阅读记叙文可以把握的方法之一。
总结:叙事文章可以借助标题、关键句来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二、合作研学+展示激学(20分钟)
(一)学生通过绘制海伦的心跳曲线图分析事件和心理。(10分钟)
小海伦的生命前后发生了巨大变化。那老师想考一考大家,生命体征的这种巨大变化在医学上可以通过什么来体现呢?恩,心跳,心电图。接下来我们就通过绘制海伦凯勒的心跳曲线图,来见证她巨大的转变。
给大家3分钟,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结合预习成果,圈画出与我的心理变化相关的词句以及事件,完成海伦凯勒的心跳曲线图。要求:重要节点标注事件及海伦的心理状态。
最开始我的心跳曲线是怎么样的呢?哪个事情,让我的曲线达到顶峰,哪个事件又会让曲线降到低谷。
(走动观察,挑选画得好的同学和其他同学来说这样画的原因。)
师:好,时间到。同学们都画得很认真。哪个小组已经画好了,并且可以和大家说一说曲线为什么这样画?
1.海伦最开始的心理曲线?
预设:低谷——你为什么要这么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第三段最后“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疲倦不堪。(直接描写心理状态,有没有间接反映海伦心理的句子呢?)
第四段。海伦的心理描写。 来,这一段读出了她哪些心理?
预设:恐慌,迷茫,紧张。
怎么通过朗读体现这种恐慌,哪些词语应该加强啊?(形容词、副词)好,标注好重音符号,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尝试一下。(盲童处于黑暗中的恐慌和迷茫如何描写,海伦给了我们很好的方法,借用联想。打个小星星,积累起来)
明确:低谷——苦恼,绝望,迷茫。
2.往后走,曲线这里为什么开始升高了?(请另外同学来回答)
一次转折,一次低谷、两次高峰
直接问,为什么这里画到高峰,这里画到低谷?事件+心理,从哪儿看出来。
(1)第一次亲密接触——曲线出现转折。——爱(勾画、深切的爱)
(2)手指游戏——曲线到达第一个高峰——自豪、高兴(分析几个动词,跑、找——盲人做这些动作,困难更突显她激动。)
为什么她会这么激动?学到了知识。
(3)教“我”拼写简单的单词,学习事物的名字;——曲线持平
(4)教“我”区别“水”和“水杯”,布娃娃事件;——曲线掉至低谷——寂静、黑暗、冷漠。(只知道具体的事物,我不知道一切都有生命,我对这些事物没有感情所以:寂静、黑暗、冷漠。)
(5)井房经历——到达一个顶峰——水——唤醒灵魂。光明、希望、自由、快乐。
曲线还往下走吗?怎么走?
(6)曲线一直上升——更重要的是理解生命、懂得爱。(为什么会哭会悔恨?之前布娃娃对于他是没有生命的事物,海伦是冷漠的。而井房的经历让她接触到了自然,感受到了水的涌动,她了解了生命,因此布娃娃在她的世界中成了有生命的存在,对布娃娃产生了一种怜爱。)
(二)学生通过具体事件分析人物形象(10分钟)
1、关注一个人的内心,可以看到他的性格和品质。那么从这个巨大转变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海伦凯勒?(关注我的变化,小结我的形象。)
海伦:
①聪明好学、求知欲强,有探索世界的好奇心——不断模仿,学到知识后很激动要给母亲看。
②悟性高,有灵性。——“恍然大悟”“一下子”“水”就能让他顿悟,一下子理解文字的奥秘,感受生命和爱。
2.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勤奋好学的海伦,而改变她的关键在于沙利文老师。那我们再来关注这个心跳曲线图,回归具体事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沙利文老师呢?
沙利文:
①热爱学生、善良温柔——“握”“紧紧的”,送我布娃娃“盲人亲手制作的”,给我传递爱。(爱心)我们再次看到第6段,沙利文老师出现的时候便是带着爱的温度来了。她紧紧拥抱她,带着爱的礼物,洋娃娃,而且是盲人学校送的,是跟海伦有同样经历的罗拉亲手缝制的。这本就是一种爱的传递。(笔记)所以并不是说能区分水和水杯,海伦就懂得了爱,而是因为沙利文一直用爱温暖海伦。直到井房的经历,成为一个契机,让海伦顿悟,开启了情感世界的大门。
②讲究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手指游戏,心情进入低谷后不继续,转变方式,带我去接触温暖的阳光。(慧心)
③耐心的老师。—— 海伦分不清水和杯,沙利文老师有没急躁,厌烦,而是不厌其烦,寻找另外的方式教她。
(爱心、耐心、慧心)言之有理即可。
总结:叙事文章通过关注具体事件,分析人物形象。
三、精讲领学 (10分钟)
(总结再塑。从题目、关键句探求主旨:感激崇敬)
大家对两个人物的形象认识非常深刻,那让我们回归题目本身,“再塑生命的人”,
1.“再塑”是什么意思?重新塑造。
正是莎莉文老师富有艺术的教育方式,用爱心、慧心、耐心保护了海伦凯勒的心跳,重心塑造了海伦的生命。(板书大爱心)
沙利文老师带她认识了世界,学到了知识。但是知道真理,生命就算重塑了吗?仅仅知道冷冰冰的事物,海伦的心依然是冷漠的,心跳曲线即使升高,依然会跌落谷底。只有在理解生命,懂得爱之后,她的生命才真正被重塑,才朝着光明自由快乐上升。
2.读最后两段,体悟情感
所以,海伦最后饱含深情的写下了这些文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我开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那个被我摔碎的布娃娃,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师: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我学到了知识,我懂得了生命,理解了爱。这字里行间,我们可以读出海伦对沙利文老师怎样的情感呢?
明确:感谢,感激,崇敬(言之成理皆可) 让我重生的人,如何能不感激呢。
总结:通过标题、主旨句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四、反馈固学 (9分钟)
海伦何其有幸,遇到重塑她生命的沙利文老师。
(一)学习奇迹人物的精神
(二)面对生命的态度
2.孩子们,你觉得面对生命到底应该拥有一种怎样的态度呢?
预设:积极乐观,热爱生命,感谢苦难。
说得好,用乐观积极,用光明与爱去面对生命的苦难,正是生命得以重塑的关键。
(三)师生朗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结语:曹文轩说:少年时就有面对痛苦的风度,长大后才可能成为一个强者。——曹文轩《青铜葵花》
这堂课的最后,愿同学们在面对生命的公平与不公平时,珍惜那个唤醒我们灵魂,再塑我们生命的人。带着面对苦难的风度,找到生命的光明,奏响生命的乐章,把握生命的幸福。
(手语:很高兴遇见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