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 -> 七上
再塑生命的人——上课教师:魏佳旭
上传:徐笑晗(六年级.语文组) 上传日期:2023年10月24日 状态:正常
年级:___七 年 级 学科:_____语文______ 编号:____10____
精英未来学校
“五环导学”学导练一体化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再塑生命的人》
课型:新授课 课时:1 设计人:魏佳旭 审核人:徐笑晗
教材分析 | 《再塑生命》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第二课课文,第一单元课文以人物故事为主,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因此重点可放在学习人物品格,感悟人物奋斗历程和爱的传递,渗透人文教育。本文人文内涵丰富,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人生、生命有所感悟,在情感、价值观上引导学生理性地思考爱、理解爱。总的来说,本文贴近学生生活,语言优美,无论是在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是情感的提升方面,其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 |
学情分析 | 部分学生缺乏感悟生活,珍视身边可贵情感的能力。 |
学习目标 | 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主要作品; 2.体会作者的心路历程变化;感悟莎莉文老师的形象,体会她强烈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3.理解作者对老师的敬爱与感激之情,学会感恩生命中的“贵人”。 |
重点难点 | 重点:体会作者的心路历程变化;感悟莎莉文老师的形象,体会她强烈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难点:理解作者对老师的敬爱与感激之情,学会感恩生命中的“贵人”。 |
教学流程 | 教师导学活动 | 学生学习活动 | 复备 |
定 向 自 学 (独思) | 【导入】通过游戏让同学们体会盲人的黑暗世界,请参加游戏的同学谈谈蒙眼走路的感受,再请观看的同学说说他们的所见所感,从而引出新课。 任务一:解惑·心中疑惑 ①【明确】 是(谁)_安妮·莎莉文老师_ 再塑(谁)海伦·凯勒_的生命? ②【全文中直接表达的句子】 她就是那来给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 主人公简介: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主要作品有《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乐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她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她的事迹曾两次被拍成电影,曾获“总统自由勋章”。 安妮·莎莉文: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5岁时因一场眼疾(俗称沙眼)失去大部分视力。 1880年10月进入柏金斯盲人学校。此间经过两次眼部手术,安妮的视力得到部分恢复。 从柏金斯盲人学校毕业后,1887年3月,安妮来到海伦·凯勒家做家庭教师。 安妮.莎莉文开启了海伦·凯勒的智慧,也陪伴着她走过了生命的大半旅程。 | | |
合作 研学 (辩思) & 展示 激学 (拓思) | 任务二:揣摩·心路变迁 要求:圈画出在莎莉文老师来的前后,“我”发生的怎样的变化。 预设: 前:愤怒、苦恼、疲倦不堪、没有爱、缺少同情、无助、脆弱...... 后:喜悦与激动、有爱、幸福、希望、期待...... | 小组内明确分工。展示相关问题,全班交流思考后的结果。 |
精 讲 领 学 (导思) | 任务三:凝视·我的老师 要求: ①梳理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事件。 ②赏析莎莉文老师的人物形象。 莎莉文老师如何重塑“我”的生命的?(简单概括事件)从中可见她是个怎样的人? 预设:初见·拥抱、初学·激趣、争执·暂缓、识水·唤醒 预设:富有爱心、循序渐进、有教育智慧、富有耐心、会抓住教育契机 | |
反 馈 固 学 (创思) | 任务四:收获·生命力量 ①学习奇迹人物的精神 ②聆听盲人董丽娜朗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 |
内容小结 思维导图 (结构化板书) | 《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勒 安妮·莎莉文 愤怒 绝望 无助 希望、期待、自由 没有爱 有爱 痛苦黑暗 幸福光明 |
课后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