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习心得 -> “暖”故事
一丢丢小确幸
上传:宋婷(其它年级.在职教师) 上传日期:2024年01月23日 状态:正常
一丢丢小确幸
初二英语组宋婷
在1月15日的初二级部例会上,学校确定了第四期健康教育的主题——“暖”。让老师写一些和学生之间的暖心小故事。当听到这个主题之后,心想:完了,我这半路接班的后妈,可咋写?
这个学期,自己中途接下了两个班的英语课,八年级A2班和B6班。认识我的老师们都知道,我是一个耳根子比较软,基本上不会拒绝的一个人,对学生们稍稍还好些,但在他们的软磨硬泡之下,我也可能会“投降”。所以,在接班之初,就想着改变一下自己一贯的“温柔”风格,做一个严厉的老师。
起初的一个月,确实很严厉,可以说是钻子头上加钢针——厉害得要命,学生们都被唬住了,都特别的“乖”。我原以为是我“严厉”的效果,但是后来想了一下,应该是孩子们还没摸透新来的老师的性格。
慢慢的我发现,书上说的很对,一个人的性格不会轻易改变的,除非是经历了重大的变故或者什么事件,所以,“严厉”的外衣也仅仅持续了一个月。可能是自己中途接班的缘故,亦或是最初一个月太过严厉,一个学期下来,这两个班的孩子们和自己的关系感觉并没有那么亲近。要说暖心的小故事几乎是没有的。
不过,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件特别小特别小的事情,让我很是惊讶。上周日晚上彩卿校长给我发了一套语音消息,说孩子们听说我会跟着一起去家访,孩子们可激动了,都纷纷说“老师,去我家”,“老师去我家吧”......孩子们跟一群小疯子一样。这确实是我始料未及的。当时听完彩卿校长的语音,心里暖暖的,其实“暖”这个词已经不能体现出我的当时的心情,开心,开心,可开心了!嘴角像是焊住了。傻笑着听那个语音听了好多遍。我老公说“至于吗,你怕不是傻了吧?”这在他人看来可能是根本不值一提的事情。
今天(1月23日)中午吃饭的时候,恰好和学生们坐在一起,两个小姑娘说“老师,你要家访我们吗?”“是的呀。”“去我家吧”“去我家吧”“你们家离学校近吗?”“近。”“田家庄?汇君城?”“在裕华区。哈哈哈”“那也不近呀.......”随后,其中一个小姑娘说“老师,你知道吗?我们班的同学都可喜欢你啦!”哇,当时的心,说是没有波澜那是骗人的,别提多开心了。
后来,仔细回想,这个学期确实还是有一些小确幸的:孩子们每次见到自己的那一句“Hello,teacher”,还有那一句句“老师,这么多书,我来帮你拿吧”,以及每天早上桌子上出现的两个甚至多个鸡蛋、一根油条、一块蛋糕......
其实,我一直觉得备好课、上好课、批好作业、教授孩子们知识是一个老师该做的,除了这些,自己仿佛也没有做过什么特别的事情,难道是他们喜欢每周六的那半节课的电影?还是喜欢我用任课老师们给他们说英语句子?我实在是想不出。不管是什么,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对自己的爱。
期待下个学期,我和孩子们之间都再能多一些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