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习心得 -> 寒假读书体会
《不吼不叫做智慧班主任》读后感
上传:刘伟华(六年级.数学组) 上传日期:2024年02月22日 状态:正常
《不吼不叫做智慧班主任》读后感
在这个信息爆炸、教育环境日新月异的时代,班主任工作愈发显得重要和复杂。传统的“吼叫式”管理,虽然在短期内可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长远来看,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班级的和谐氛围都是极为不利的。而《不吼不叫做智慧班主任》这本书,则为广大班主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思路和方法。
书中详细阐述了“不吼不叫”的教育理念,以及如何在实践中贯彻这一理念。通过阅读,我深受启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读后感。
一、理念转变:从“压制”到“引导”
传统的班主任工作中,很多老师习惯于用严厉的语气和态度来压制学生,以期达到快速管理的效果。然而,这种做法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甚至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不吼不叫做智慧班主任》强调,班主任应该转变管理理念,从“压制”转向“引导”。这意味着班主任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引导、启发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自觉地改正错误、提高自我。
二、沟通技巧:用心倾听,有效表达
沟通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很多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往往过于注重自己的表达,而忽略了倾听学生的心声。这种单向的沟通方式,不仅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还可能导致学生的信任感降低。
书中提倡的沟通技巧,让我印象深刻。首先是要用心倾听,真正理解学生的想法和感受。只有当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时,他们才会更加愿意与班主任分享自己的心声。其次是要有效表达,避免使用过于严厉或指责性的语言,而是要用平和、耐心的语气与学生交流,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三、班级氛围:营造和谐,激发活力
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吼叫式”管理下,班级的氛围往往紧张而压抑,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不吼不叫做智慧班主任》指出,班主任应该注重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这包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自我成长:持续学习,不断进步
作为班主任,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对于班级的管理和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班主任应该注重自我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
《不吼不叫做智慧班主任》鼓励班主任持续学习,不断进步。这不仅包括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还包括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环境的变化和学生的需求变化,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五、总结与展望
《不吼不叫做智慧班主任》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和思考。它不仅让我认识到了传统“吼叫式”管理的弊端和局限性,还让我深刻领悟到了“不吼不叫”教育理念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在未来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将努力贯彻这一理念和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期望更多的班主任能够读到这本书并从中受益。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班主任工作一定能够越来越人性化、科学化、有效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和支持。
只有家校配合好,教育效果才会更好。在许老师的字里行间,我深深感受到,许老师非常注重与家长沟通。她能采取多元激励的方法调动家长关注孩子的积极性。如:及时向家长发喜报,分批发“好家长”证书,按时发“最称职家长”荣誉证书,邀请表现突出的家长参与班级活动等。这些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