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习心得 -> 寒假读书体会

《不吼不叫做智慧班主任》读后感

上传:许建层(六年级.文综组)      上传日期:2024年02月22日      状态:正常

《不吼不叫做智慧班主任》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在娓娓道来,传递着班主任工作的智慧与温度。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实用的建议,为一线班主任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许丹红老师作为这本书的作者,用她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总结出了许多珍贵的经验。她系统地阐述了如何读懂学生的内心、如何应对问题学生、如何破解管理乱象、如何开展特色活动、如何实现家校联合以及如何用诗歌滋养学生的心灵。这些内容都为我们这些奋斗在一线的班主任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智慧班主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禁回想起自己四年的初中教学经历。在这段时间里,我曾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学生问题、课堂管理问题以及家校沟通问题。有时候,我会因为学生的不理解或者家长的质疑而感到困扰和无助。然而,正是这本书给了我启示,让我意识到作为班主任,我们不仅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导者。在书中,我特别关注了许丹红老师提到的“读懂学生内心”这一章节。她提到,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放下身段,用真情和真诚去与学生沟通,推心置腹地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这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关爱,更能够触动孩子的心灵。这一点与我在初中教学实践中的体验不谋而合。有一次,我注意到一个平时比较沉默的学生情绪低落,经过与他的耐心沟通,我了解到他是因为家庭原因而感到困扰。于是,我引导他正确看待家庭问题,并给予他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慢慢地,这个学生走出了困境,变得更加开朗和自信。这个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读懂学生内心的重要性。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对待“吼叫式教育”和“和蔼可亲”两种不同教育方式的看法。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吼叫式教育”虽然可能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的效果,但长远来看,这种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蔼可亲”的教育方式则更加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更容易获得学生的信任和认同。因此,我认为在现代教育中,“和蔼可亲”的教育方式更符合成长理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我会学习许丹红老师提到的智慧班主任的做法,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我也将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其他班主任共同成长进步。总之,《不吼不叫做智慧班主任》这本书为我带来了许多思考和启发。它不仅提供了我很多实用的方法和策略,更让我意识到了作为班主任的职责和使命。我相信在不断地努力和学习中,我会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班主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