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习心得 -> “扩优提质‘十一条’”学习体会
扩优提质双十一条学习--曹凯旋
上传:曹凯旋(七年级.数学组) 上传日期:2024年04月10日 状态:正常
七年级数学“十一条”落实措施
用好课堂上的关键时间 | 1.当学生真正参与数学课堂时,一节课45分钟是很疲劳的,所以教师应将课堂重点放在上课5分钟-35分钟之间,教师精讲,讲重点讲难点,教师走进题海,学生走出题海,课堂精选题,把握课堂黄金期。 2.课堂提问关注两个3—5秒黄金等待期 第一个黄金等待期,是提出问题后,留3~5秒让学生深度思考,在找学生回答问题前,教师应确保学生听见,听清楚,听明白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第二个黄金等待期,是点名学生回答问题后,要留3~5秒反思期,让学生修改、补充答案,让其余学生先概括前者发言要点,思考各自答案有什么关联,思考如何有理有据质疑补充,教师也可思考怎么评价与追问。 |
关注学生如何回答问题 | 学生卡壳或断断续续时,其它学生和教师不打断,给以鼓励的眼神或手势,最忌讳的是:一是罚站;二是不耐烦,不给学生继续思考、突破思维瓶颈时间,忙喊暂停,让学生坐下;三是教师或让该生找优等生回答,先前学生被晾在一边,不管不问。 教师要思考学生卡壳的因素:一是对某个词语不理解导致不明白问的是什么;二是条件与结论或旧知,与新知建构时逻辑推理出现障碍;三是知道答案但语言表达困难;四是学生走神。 学生卡壳时,教师有针对性的提示非常重要。提示方式有6种: 提示答案的位置,比如"谁能告诉他在哪里可以找到答案";下一步该做什么?比如谁能告诉他接下来该做什么;教他所缺旧知识、方法,搭桥或分解问题;某一术语的另一个名字或意思;识别错误,比如谁能告诉他错在哪里;让学生自己说出不清楚不明白地方。 若学生实在不会,让别的学生发言后,一定要让站着不会的这个学生,把答案重复一遍;若学生回答完整,对该生还要拓展、追问;若学生板书演示,待学生做完后,一定要提示学生,认真检查后再下去,做完检查这个习惯渗透培养很重要。 |
秉持“对就是百分之百正确”的高要求 | 在学生展示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倾听者的角色,不急于插嘴、纠正、不出现行动或表情的影响,教师给学生犯错的机会,但对答案秉持“对就是百分之百正确”的高要求。 对学生答案,教师不要随意说出”对“、”正确“,接着把完整答案或想让学生说的答案说出来,造成中等生自我感觉良好,实际上考试时是不得分或要扣分的。 对学生答案不要说“不错,就是这个意思”,接着用专业术语向全体学生翻译成标准答案。这样,真正考试时,中等生答案仍然不规范。 |
试卷讲评时解决好“会的、似会非会和不会”的问题 | 课前,教师通过作业批改及集体教研收集学生的共性问题和典型错误案例,整理确定试卷讲评重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并准备好变式题目以及学生错过改过的类似题目。 重点关注学生知识理解的薄弱点、思维的模糊点、审题的马虎点、答题的不规范点、能力提升的突破点以及学生的知识盲区,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地进行试卷讲评;并对考查知识点相近的题目,归类讲解,个别知识点逐个突破;对典型的、带有倾向性的错误应特别关注,如一道选择题全班有较多的同学选择同一个错误的答案,则应予以重点分析。 学生用红笔订正答案,自查自纠,在题干旁边写清楚失分原因及解题过程,将自己解决不了的题目做好标记。 |
用好试卷星级纠错法 | 学生只学试卷上不会的、没掌握的。具体讲,就是让学生对试卷或者错题本上错题标上一个星号,一周以后,只看标星号的题目。若已经能熟练掌握的题目,就划掉星号(若仍然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题目,立即标上二星;一个月后,只复习、研究标有二星的题目,依次类推。经过反复消化、巩固,学生没有掌握题目越来来越少,直至全面掌握。 在此过程中,教师务必查、阅到位,不定时应对照错题本让学生讲解错题,检验学生错题回顾程度,确保学生划掉星号是真正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