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习心得 -> “扩优提质‘十一条’”学习体会

学习扩优提质"十一条"心得体会

上传:薛丽霜(七年级.数学组)      上传日期:2024年04月11日      状态:正常

通过学习扩优提质双“十一条”,受益匪浅,具体在课堂的运用如下:


一、用好课堂上的关键时间

要关注上课5分钟至15(20)分钟这个黄金学习期,在这个阶段教师要讲重点、难点。课前的复习、导入时间不能过长,不能在学生疲劳时才讲新课;要关注课堂提问的2个黄金等待期:即提出问题后要留足思考时间;学生回答问题后不急忙让学生坐下,看是否有补充。在讲习题课时,针对学生的错题,把重点和难点的问题前置,再讲简单的,让学生在最好的状态下学会重难点。课堂提问时,有时为了赶时间,给学生留的时间不够,然后告诉他们结果,其实非常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养成,以后课堂中需要改正。

上课后到20分钟,这段时间是一节课的黄金学习期,在黄金学习期,必须确保处理本节课的重难点,切忌导入时间过长,处理昨天作业问题过长、也不能一上去就批评学生,师生情绪不佳再讲新课。试想,若学生情绪不佳或心智疲劳后,讲新课、讲重难点,学生接受效率低,造成学不会或知识夹生,第二天不得不再讲再强调,走入恶性循环怪圈。

第一个黄金等待期是提出问题后,要留3~5秒等待时间,让学生深度思考,不提倡急于举手,这样会造成学生答案是浅层次的或是不全面的,更忌先叫学生,再说要回答的问题;第二个黄金等待期指的是点名学生回答问题后,要留3~5秒反思期,让回答问题学生修改、补充自己答案,让其余学生先概括前者发言要点,思考自己答案与回答问题学生答案有什么关联,还要思考如何有理有据质疑补充,教师也可思考怎么评价与追问。

二、对问题答案一定要秉持“对就是百分之百正确”的高标要求

对学生答案,教师不要随意说出”对“、”正确“,接着把完整答案或想让学生说的答案说出来,造成中等生没有感知到教师叙述答案与自己答案不同,自认为自己回答对了,自我感觉良好,实际上考试时是不得分或要扣分的。对学生答案,不要说,“不错,就是这个意思”,接着教师用专业术语向全体学生再翻译成标准答案,这样,真正考试时,中等生答案仍然不规范。教师对中等生课堂上回答问题答案一定要秉持“对就是百分之百正确、对就是满分”的高标要求,切莫为照顾情绪,评价时含糊其辞或表扬过度,造成学生把有瑕疵的答案误认为完全正确的错觉。

三、让学生完整经历解决问题链条的学习。

教师课堂上不要把最难的“找思路、找方法、怎么想"这些较难问题"自己做",把相对简单的具体计算、写答案最后一步才让学生完成,否则定会出现“能听懂、遇题就是不会做"现象。首先让学生独立阅读试题材料,接着再读圈出的关键信息;再让学生用自己语言组合复述相关信息,后让学生建模成相关问题,最后再让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题思路、方法,让学生完整经历解决问题链条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