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习心得 -> “扩优提质‘十一条’”学习体会
扩优提质11条学习心得
上传:马帅婧(三年级.选修课教师) 上传日期:2024年04月12日 状态:正常
吴校在大会上重新带领我们又一次深度解读“扩优提质11条”通过再一次的学习,我有了以下心得体会:
数学老师为我们解读了第二条,提醒我们要多带领学生开启二次阅读,甚至是多次阅读。无论是文科的学习还是我们物理的学习,很多时候做题做不对,做不出来就是因为题目没有读懂,分析题目不透彻,没有分析出每句话的深层含义。在今后的教学中学生遇到问题不能总是急于讲解,而是启发学生找出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如物理最近在讲的滑轮组,当题干中出现“同一滑轮组”就意味着额外功相同,有了这个重要信息,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的关系就可以轻松找到了,所以提升读题素养很是关键。
英语老师为我们解读了第三条,要用好课堂上的关键时间。要关注上课的前5至20分钟,也就是说我习惯物理课前进行公式的提问时间要缩短在三四分钟左右,速战速决。导入内容简短,时间缩短,直接进入主题。黄金学习时间就前20分钟,所以课堂内容要敢于取舍,宁可前紧后松,也不要前松后紧,课不满堂,给出留白时间,这样才能提高效率,把握黄金学习期。
针对物理学科练习试卷多,知识点少但是清晰的特点,读完第八条后,我认为后面的授课一定要注重对重难点题型的总结,把同一题型放在一起讲,且一次性讲清,一次性讲透彻,说清楚考点和解题方法,减少后期做试卷过程中因为没讲清而出现的似会非会的题目。另外,试卷或是练习册讲评中“三类问题”——会的、似会非会的和不会的,一定要区分开,讲解时结合第三条,敢于取舍。平时讲课把课本例题讲清讲透,让大部分学生觉得试卷整体难度适中,通过思考既能把题做对做好,又有部分难度题目需要小组合作,需要听课后恍然大悟。对于三类问题,学生会的题通过学生自我订正即可,不再讲解;练习册上由加大难度的同类型题和计算难度稍大的正向思维题,如直接带入公式的题目,课在课堂采取合作讨论进行订正;难度稍大的章节,教师要把重点题型分类整理成专题对有难度的知识点进行专项练习,并采取教师先精讲一遍再让学生讲一遍或小组讨论的方式确保每个同学听懂并学会。
以上就是我的心得体会,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慢慢体会,努力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