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习心得 -> “学习法”体会与实践
六顶思考帽学习心得
上传:李硕营(七年级.数学组) 上传日期:2024年05月27日 状态:正常
《六顶思考帽》学习心得
听了张校关于六顶思维帽的讲解后,我认真学习了爱德华·德博诺的《六顶思考帽--如何简单而高效地思考》并在实践中做了初步尝试,感觉受益匪浅,现将本人的学习心得报告如下:
一、反复阅读,全面掌握六顶思考帽的思想精髓
《六顶思考帽》全书只有12万字,章节条理清晰,内容简洁易懂,紧紧围绕“六顶思考帽”这个主题,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六顶思考帽的基本理论、应用场景和掌控方法等。
六顶思考帽是指蓝色、白色、红色、黄色、黑色、绿色共六顶颜色的思考帽。蓝色清爽,是高于一切的天空得颜色,蓝帽与控制和整理思考过程有条理地使用其他思考帽有关。白色是中立客观的颜色,白帽与客观事实和数据有关。红色可能表示生气、愤怒和情感,红帽提供的是感性的看法。黄色是阳光积极的,黄帽代表着乐观,包括希望和积极的思考。黑色是阴郁而严肃的,黑帽代表着谨慎小心,指向一个想法的弱点。绿色会让人想到草地、植物和葱郁繁茂的生长,绿帽代表创造力和新点子。
六顶思考帽应用场景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在需要某种类型的思考时单独使用。比如,个人自行思考时使用六顶思考帽,一个有着先后顺序的框架能够减少混乱,确保方方面面都被考虑在内。第二种是在探索主题或解决问题时,在一个序列中相续使用不同类型的思考帽。比如小组讨论和集体谈话中,该方法提供了一个比争论或自由讨论有效很多的框架。第三种是思考帽还可用于报告和其他交流中,其优点同样是能够覆盖问题的各个方面。比如,在报告中,该框架还可以使报告人罗列出所有需要“谨慎对待”的方面而不致冒犯他人。
六顶思考帽掌控方法要坚持简单高效的原则。一是严格纪律。团队成员必须佩戴当前指定的思考帽。只有团队领导、主席或协调人才能提出更换思考帽。思考帽指示的是思考的方向,必须严格遵守这一纪律。二是灵活使用。只要“思考策略”合理有效,采取任何顺序都合乎情理。可以随意根据需要使用任何一顶思考帽,没必要每顶帽子都用到。即使是在一个序列中,可以按自然发展或预先设定使用两顶、三顶、四顶或者更多的帽子。即使在小组会议上使用六顶思考帽方法时,会议主持人或协调人仍然可以请与会者进行单独思考。三是合理分配时间。通常给每个与会者一分钟的时间,为每一顶思考帽设置的时间就是N分钟。如果在那以后仍有人提出天才的好主意再将时间延长也无妨。
二、思考总结,深刻认识六顶思考帽的重要作用
反思过去,在没有运用六顶思考帽时,日常工作中经常碰到以下一些问题:一是解决方案不周。仅从一、两个角度思考,思维比较局限,过分夸大优点或缺点,导致解决方案不合理、不全面、不系统,好的点子、好的产品、好的方案却得不到好的结果。二是思想难统一。每个部门、每个人很难接收不同意见,导致会议多、辩论多、效率低。即使达成一致意见了,该意见可能也是折衷意见,不一定是最优意见。三是执行打折扣。由于解决方案不是最优方案,每个部门、每个人往往不会尽全力推进方案的落地,完成效果也常常要打个折扣。
合上书页,六顶思考帽在脑海里不停跳动,我深刻认识到,“六顶思考帽”的思维方法是提升领队组织能力、提升团队协同能力的一种思维管理工具,是团队简单高效达成共识、形成完整解决方案的一种有效手段。有了六顶思考帽的方法,团队中所有成员的智慧、经验和知识都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每个人从同一个角度看问题,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六顶思考帽方法可以促使大家中立客观地考察当前的议题,提高会议效率,避免无效辩论。有了六顶思考帽的方法,我们每次试图只解决一个问题。这个时间段寻找危险(黑帽),下个时间段寻找新点子(绿帽),接下来某个时间段关注信息(白帽),再下个时间段寻找优势(黄帽),再接下来某个时段还可以表达看法(红色),最后某个时段控制总结(蓝帽)只有当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清楚游戏规则,这一框架才是最有用的。只有当它成为一种共同语言,整个概念才是最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