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习心得 -> 五环导学思实施方案

“五环导学思”课堂实施方案学习心得

上传:汤文静(七年级.英语组)      上传日期:2024年08月22日      状态:正常

“五环导学思”课堂实施方案学习心得

吴校长创立的“五环导学思”模式为我带来了优秀的教学成绩。为了加强业务能力提升专业技能假期间我们又再次学习了《五环导学思课堂实施方案》。

智慧环境下的五环导学思教学模式是我校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强有力抓手,更是我们落实学校教育理念、打造学校办学特色的法宝,对五环导学思教学模式的理解直接影响着老师们的教学实践。接下来主要简述一下五环导学的基本程序。

(一)定向自学: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平台

1. 目标: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学案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2. 操作:教师展示本课题学习目标(投影或黑板),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学习任务和所要达到的要求,把目标细化为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问题,指导学习自学“问题”,调控学生自学的行为。

3.要求: (1)指导学生自学,要让学生“五明确”。

①明确学习的内容,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无论是一次性自学,还是分几次自学,每次自学前都必须让学生明确自学的内容(或范围)。

②明确自学的方法。例如;看书,是围绕问题看书,独立找答案;朗读,朗读具体要求;观看视频或听音频,明确问题。

③明确用多长的时间完成自学内容。

④明确自学应达到的标准。

⑤明确自学完后的考核办法是什么。

3.要求: (2)学生自学时:

老师要给足时间,做到 “静”,在静中独立思考,不能随意提示或发问

教师要重视巡视中等生和学困生,要主动给“学困生”提供帮助。

教师不得做与学生自学无关的事,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要指导学生整理个人学习疑难,为合作学习创造条件。

(二)合作研学(辨思)

1.目标:营造学生研究氛围,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2.操作:最大限度地解决学生自学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可以讨论,组织学生进行邻位讨论、小组讨论或组间讨论;可以合作学习,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可以课堂活动,团队合作,共同探究等等。

3.要求:(1)掌控讨论方向,

贯彻“三讨论”和“三不讨论”原则。

3.要求:(2)教师要推动合作研学,须做好如下工作

①管理好课堂纪律,帮助学生规范讨论及活动行为,提高合作研学质量。

②促进所有学生参与讨论及活动。教师以平等的心态参与学生学习,为学生解决问题铺路塔桥。

③鼓励各类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参与讨论及活动,

并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评价。

④调控活动时间,使用发展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

⑤引导学生提出并整理出有价值的问题,制订合理的展示方案。

(三)展示激学(拓思)(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平台)

1.目标:围绕中心问题,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或学习结论,激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操作:成果或个体学习成果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观察或倾听并比较自己的思路、方法、答案等是否与展示出的一致。

教师及时给予点拨、精讲、反问、追问,让学生自己更正、讨论、说出错因和更正的理由。引导学生整合归纳所学知识、思想方法,使之更准确、更系统,以指导今后的运用。

3.要求:(1)在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和学生提出却未能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把自己的点拨、精讲、反问和追问等活动与学生的展示、质疑等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对疑难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2)要有效地协调好“学生展示”与“目标达成”的关系,不要为展示而展示,不要过分地强化过程与方法的要求而忽视了知识目标

(3)要先让学困生进行展示,使其最大限度地暴露出学生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还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

(4)培养学生做笔记的习惯,随时记录同学的回答和教师的讲解。的问题。

(四)精讲领学(导思)

1.目标:师讲解得当明确,展示问题观点鲜明,有深度,引领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和广度扩展。

2.操作:针对本节课的目标,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拓展提升。要注重知识的拓展与提升,澄清学生思维认识上的疑、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理清知识结构,总结解题步骤,掌握规律和方法,突出学习态度的培养和总结反思习惯的养成。

3.要求:(1)本课的重难点、关键点和需要教师拓展的示范点,教师应该精讲,甚至可以详细地讲解,对同类问题要注意典型引路,不要面面俱到,切忌泛泛讲述。

(2)教师讲解重在诱导、点拨或归纳、总结,要着重讲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学会自己作结论,也可把讲解的内容转为讨论题,让学生提出疑难,发表见解。

五)反馈固学(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平台)

1.目标:通过知识检测,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我检测和自我强化的意识。

2.操作:督促学生独立完成达标检测;引导学生做好学习小结,建构体系;采取有效的监控手段,督促学生高效地完成延伸训练,并做出及时性的总结和评价。

3.要求:(1)达标检测题量要适中,要做到“少而精”,以5到10分钟的题量为宜。

(2)题目要典型,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3)难度要适中,既要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做到低起点、多层次,设置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

(4)要勤巡视,尤其要关注“学困生”,帮助“学困生”实现“日日清”。

(5)要注重及时反馈矫正,尤其是学生共同的“错误”

(6)学生做完学案后上交,教师全批全改,督促学生完成学案并了解学生答题情况。

《五环导学思课堂实施方案》具体明确了课堂实施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成为一种品质,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们在“五环导学”的基本程序的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结合数字网络平台,全力推进课改,努力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