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下生花 -> 平日练笔 -> 《再塑生命的人》读后感

《再塑生命的人》读后感

上传:李知予(七年级.六班)      上传日期:2024年11月19日      状态:正常

       今天,我读到了一片令我印象深刻的文章——《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勒出生于1880年,可怜的她因突发的猩红热夺走了她多彩的世界,听不见,更看不见,只有一片深不可测的迷雾。在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她的生活一直是无尽的消沉与黑暗,直到她一生中的贵人——莎莉文老师的到来,她仿佛重获新生。她在经历了这样一场巨大的风波之下,创作了此篇著作。
       文章第一段便点明了莎莉文老师对我的重大影响,她到来的那天,就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
       第三段描写老师到来前“我”生命的无力,让我倍感同情:海上被浓雾包围,别人兴许可以靠测深锤和测深绳摸索行进。而“我”连能依靠的工具也没有,这样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溢出了书本,给我以感同身受。此处又是一种侧面的衬托,通过描写“我”黑暗生命的无助衬托了莎莉文老师对我的深刻影响,是她引领"我"迈入光明,扭转了"我"的人生。
       而第五段做讲述的便是老师到来后"我"生活的转机。老师先是送给"我"一个娃娃,再在"我"的手上一笔一笔拼写出娃娃的单词,以一种游戏的方式使"我"认识单词,其中满是老师的细心。后来老师有教了许多词,从中无一不透露出莎莉文老师对我黑暗生活的转变。
       第六段反映的便是老师的负责。她为"我"能够分清水与水杯,一遍一遍的重复着这两个词,而换来的却是"我"的厌烦与不满,对此,她并不在意,在此之后,她为了"我"更是手把手带"我"感受水,认识水,区分水,这更是莎莉文老师的教育有方。这便能使我联想到我小学时的英语老师,在三年级初步接触英语时,老师与全班做游戏,而我因听不懂老师教的就不再跟着老师走,以至轮到我时大脑空空。而她不对我差劲的表现而生气,仍从头带我认识每一个单词,读出每一个句子,因为她,我的英语才得以由不及格提升上来。
        文章结尾总结莎莉文老师为"我"的苦涩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我"开始对未来产生期待,是她使"我"感受到了光明与温暖,再次突出表现了莎莉文老师对"我"的重要性,与文章开头相呼应。读完了全文,很让我不是滋味,若是我失去了光明,失去了听觉,连继续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更没有对生活的信心,即使我也有一个像莎莉文这样的老师,恐怕也不会对未来再有期待,由此可感海伦·凯勒的意志之坚强。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文学著作,更是对作者自身艰难生活的记录,是激励人们乐观生活的一碗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