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与课堂教学 -> 6+1学习心得

心得体会

上传:张兰(二年级.2025职前培训班)      上传日期:2025年07月30日      状态:正常

“6+1教育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近期,我有幸参与了学校组织的“6+1教育课程”培训与实践,这种以学生为中心、融合多元教学环节的创新模式,让我对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现将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6+1”模式的理解

“6+1”课程模式由“导、思、议、展、评、检”六个课堂环节和“练”(课后巩固)组成。这种结构打破了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维训练。

- 导: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 思: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议:小组合作讨论,碰撞思维火花;

- 展:学生展示成果,锻炼表达能力;

- 评:教师精准点拨,深化知识理解;

- 检:当堂检测反馈,巩固学习效果;

- 练:分层作业设计,实现个性化巩固。

这种环环相扣的设计,让课堂从“教师主导”转向“学生主体”,真正实现了“以学定教”。

二、实践中的收获

1. 学生积极性显著提升

在“议”和“展”环节中,以往沉默的学生开始主动参与讨论,甚至提出创新观点。

2. 课堂效率提高

“检”环节的即时反馈帮助我快速发现学生的知识漏洞,从而调整教学节奏,避免了课后“补窟窿”的被动局面。

3. 自身教学能力的成长

设计“导”环节时,我学会了用短视频、生活案例等吸引学生;在“评”环节中,我也更注重语言的艺术性,避免直接否定学生答案。

三、反思与改进方向

1. 时间分配的挑战

“6+1”对课堂节奏要求较高,初期常出现“展”环节超时、检测仓促的情况。未来需进一步优化各环节时长,加强课堂把控力。

2. 分层教学的落实

部分学困生在“思”环节跟不上节奏,需设计差异化任务单,让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

四、结语

“6+1”教育课程不仅是教学形式的变革,更是教育理念的升级。它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师应是课堂的“引导者”而非“主宰者”。未来,我将继续探索这一模式的深层应用,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思维成长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