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反思 -> 2025研修反思
智慧课堂探索:五环导学思教学实践与感悟
上传:董亚丽(二年级.2025职前培训班) 上传日期:2025年08月01日 状态:正常
经过一天多的关于《智慧课堂:新理念 新模式 新实践》的学习,结合智慧环境下“五环导学思”教学实践,对实现个性化学习、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有诸多深刻体悟。
一、理念奠基:理解智慧课堂与“五环导学思”
书中指出,智慧课堂以先进理念为指引,借助技术赋能,重塑教学流程。“五环导学思” 即定向自学、合作研学、展示激学、精讲领学、反馈固学,环环相扣,驱动学生思维进阶。这与智慧课堂追求的以学生为中心、促进深度学习高度契合,为教学实践锚定方向,让我明白要摒弃传统灌输,转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借技术之力精准服务学习需求 。
二、技术赋能:搭建个性化学习支架
智慧环境提供丰富工具与数据支撑。定向自学环节,利用平台推送分层预习资源,依据学生前期数据画像,适配不同基础与能力的学习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 “够得着” 知识起点;合作研学中,借助在线协作平台,打破时空限制,小组实时交流、共享思路,教师通过后台追踪互动轨迹,及时介入引导;反馈固学时,智能系统快速批改、分析作业,精准定位薄弱点,推送个性化补救练习,真正实现 “千人千面” 学习路径 。技术不再是点缀,而是深度融入教学环节,为个性化学习筑牢根基,让我意识到掌握并善用技术工具,是激活智慧教学的关键。
三、素养导向:贯穿“五环”的育人逻辑
核心素养培养需渗透教学全程。“五环导学思” 中,定向自学锻炼自主规划、信息获取能力;合作研学培养沟通协作、批判性思维;展示激学促进表达与创新思维碰撞;精讲领学在教师点拨下,助力知识体系构建与方法提炼;反馈固学推动知识迁移与反思改进。每一环都紧扣素养,如教语文时,借智慧平台拓展文本关联资源,在合作研学探究主题意蕴中,提升文化理解与审美创造;数学教学里,用虚拟实验辅助理解抽象概念,培养科学思维与建模能力。这让我清晰看到,“五环” 是素养落地的实践路径,教学要始终以素养发展为标尺,设计活动、引导思考 。
四、实践反思:突破瓶颈,持续生长
实践中也遇挑战,部分学生对技术工具适应慢,小组合作存在 “搭便车” 现象,教师对海量数据的深度分析应用还不够。但这也是成长契机,需加强学生数字素养培育,设计更具吸引力、分工明确的合作任务,提升数据解读与教学决策能力。同时,要警惕技术依赖,坚守教育本质,让 “五环导学思” 真正成为思维与素养发展的载体,而非流程走过场 。
探索智慧环境下 “五环导学思” 教学,是一场永无止境的修行。它让我看到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无限可能,更明晰培育核心素养、实现个性化学习的实践方向。未来,我将继续深耕,让智慧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让 “五环导学思” 持续迸发育人活力,助力学生在素养提升之路上行稳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