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听课记录 -> 语文学科

《与朱元思书》听课记录与心得

上传:权筱奇(其它年级.2020级)      上传日期:2020年07月30日      状态:正常

《与朱元思书听课记录与心得

授课人: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教研室   杨显慧

授课内容:《与朱元思书》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朗读课文,积累“从流飘荡”、“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经纶世务”等文言字词。

2.品析描写美景的语言,体会语言凝练含蓄的特点,掌握古文小品文寄情于景的方法。

3.感受作者寄情山水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过程

板块一:学法指导,观看微课

老师为同学们介绍几种常见的山水小品文的学习方法和策略:(1)诵读 (2)释义 (3)赏景 (4)悟情。通过学习以上四种山水小品文的策略和方法,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解读写景类古文。

板块二:自定目标,自觅学法

以自读单(附图)为载体,在微课学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你的古文学习经验,自读课文,写下你在这篇小品文中希望达成的学习目标以及将用哪些方法来实现目标,同时,也请写下你的疑惑”。

【环节1】每位学生自读课文,自拟学习目标写下疑惑。

【环节2】学习小组的组长整合组内相似的目标,解决组内可以解决的疑惑,再次定位组内的学习目标。

【环节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目标、方法和困惑。其间师指导学生梳理整合。

板块三 自解疑惑,成果展示

教师总结版块二中的方法,进行板书。进而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完成学习目标:让我们用这些方法,去达成我们的学习目标,解决我们的疑惑。请同学们成“自读单”中“我们组的积累与收获”这一栏,并以组内合作的形式展示你们组已经达成的一个学习目标。学生展示成果,师点评指导。

【诵读目标】四字短语居多,我们称之为“骈体文,在朗读时,我们可以通过“二二”节拍读出节奏。当表现景物特点的时候,我们可以做重音处理。

【释义目标】加字换字、同字对比、同义对比

【赏景目标】修辞、动静、声色、光影

【悟情目标】体会作者蕴含在景物中的情感;了解写作的背景和创作的意图

板块四课外拓展,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阅读课外古文《与施从事书》,进一步体会吴均山水小品文的景与情。

师:同学们,他这样的景和情在他的很多山水小品文中有所体现,如他的《与施从事书》,你能找出相似心境的句子来说一说吗?(出示《与施从事书》)

三、板书设计

目标          方法            疑惑

 

教学反思

今天听了杨显慧老师执教《与朱元思书》一课,感受到课程设计之新颖、师生互动之默契、知识点拨之巧妙。这堂课充分突出课标中规定的“学习文言文,要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更要注重阅读。”在朗读中深化思考,在理解中扎实基础。学生在自主思考探究中难点发问、小组合作研学中感悟领会,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本次听课我收获满满,就本节课亮点浅谈一二。

一、教学设计思路清晰

创新性地假如课前微课自主学习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写景类古文的学习方法和知识,让学生明晰透彻地掌握写景类古文学习的基本途径。通过学前微课的学习,归纳并掌握自读方法,创新“翻转课堂”的形式,使学生“自定目标、自觅方法”、“自解疑惑、成果展示”,共同解决古文学习中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二、教学策略巧妙恰当

本节课采用“自定目标、自觅方法、自解疑惑”的策略,以学生为支点,以思维能力为导向,以学生的自我阅读实践为课堂主线,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引导他们学会自我归纳和整合,是培养古文自读学习的思维品质的有效手段。

三、教师基本功比较扎实

 教师的新课程理念、专业技能,对教材的驾驭能力较强。教师语言规范,简练,思维清晰,教态自然大方,举止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