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方案 -> 21日上传

在4+2模式下如何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上传:平毅(其它年级.1班)      上传日期:2014年01月21日      学生评价:0星      状态:正常

在4+2模式下如何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平毅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九条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倾听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能力。倾听,可以使说话者会因为对方聆听的态度而感到心情舒畅,为进一步的沟通打好了基础;倾听,可以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信赖,表露内心的事,可以消除两人之间的误会、隔阂、不信任与敌对,使两人之间关系更为密切;倾听,可以改善周围环境的气氛,有利于获得身心健康与成功。倾听也是学生课堂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的途径。

然而,当我们聚焦课堂时,却发现课堂现状不容乐观。在4+2模式下的语文课堂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孩子们的胆子更大了,思维更活跃了,个性更突出了,表现欲更强了,他们有了更多独到的见解,独特的体验,常常能个性化的解读文本。但也出现了一些让人困惑的地方:孩子们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一个问题,一件事,往往反复说了很多次,还有不少孩子听不清;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学生们个个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未被抽到的同学根本无心倾听同学的发言,有的继续高举自己的小手,恨不得马上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与附近同学窃窃私语,说些和课堂无关的话题……

美国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丹尼斯认为“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进行的,语文教师首先教给学生的学习技巧应该是课堂倾听”。倾听别人的意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是取得外界信息的关键,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基础。有效的倾听能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触类旁通,萌发灵感,还能使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可以说倾听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怎样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

(二)现状分析

关于如何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教学策略,国内有丰富而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对于我来说,在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虽然想过很多办法,但由于不同的学情和不同的操作效果不明显。由此,很有必要深入研究了解影响学生倾听的因素(学生自身方面的、学习环境方面的、教师教学方面的),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手段,掌握指引学生倾听的教学策略。学生方面在老师的训练与指导之下,了解影响自己倾听的各种不良因素并加以克服,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具有一定的倾听能力,并通过有效倾听,帮助自己提高学习成绩。

二、问题的界定

倾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细心地听取。倾听有两方面的含义即“倾”和“听”,倾是指倾向性和关注性,它不等同于简单地用耳朵来听,它需要一个人全身心地去感受对方的谈话过程中表达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

    倾听能力是指听者理解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能力。倾听能力的构成是:专注的倾听习惯;倾听过程中的注意分配能力;对倾听内容的辨析能力;在各种倾听环境中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具体说来,倾听者必须听得准,理解快,记得清,并具有较强的倾听品评力和组合力。

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教学策略,即教师运用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引导小学生细心地听取言谈者的表达内容,并使之在头脑中转换成能够理解或接受的现实意义的教学谋略。

(一)研究对象

四年级一班全体学生

(二)研究范围

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三、问题的归因

(1)学生有倾听的愿望,愿意倾听,知道倾听的重要性。但主要是因为能得到表扬、鼓励或是老师要求去听,因自己喜欢听而听的只有小部分。

(2)学生持续倾听的时间维持在10分钟左右。

(3).学生不善倾听。尤其在倾听他人发言时,倾听的人少,还会忍不住说答案,要插嘴。至于发言的学生说的是否正确,自己能从中得到什么,不是关心的重点,学生所追求的是否让我发言,而这种浮躁式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4)学生不会倾听。学生听与思没有融合在一起,不能积极思考他人的发言,造成要么坚持自己原有的想法,要么听后没有什么动静,听而不闻。

四、措施与方法

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表现为细心听,用心听。

2、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倾听能力,不但要“听”,还要“会听”。

第一阶段:以第一个目标为主,具体要求(1)学生做到听讲时,眼睛看着说活的人 ;这是一种良好的品行,对别人的一种尊重(2)不随便插嘴,发言要举手。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且小学生更容易出现反复,因此需要教师经常提醒强调,没有捷径。

评价方法:将班级30人按座位划分为10个小组,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每节课选出表现好的两个小组,奖励一面小旗,集到10面者,小组里面的成员都可获的一本本子。

教师与学生共同制订出“学会倾听”评比规则,与此作为标准。

第二阶段:以第二个目标为主,具体要求学生做到,听清楚老师讲课内容,对老师的提问能举手回答;听清楚别人的发言,并能做出回应(如点头,微笑);专心听讲,肯于动脑,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发表不同见解。

实施方法:

教师要以身作则。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教师有效地倾听,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表达的愉悦。教师有效地倾听,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器重、认可和尊重,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提高发言质量。当学生发言时,教师应首先带头倾听,不管学生发言质量如何,不要轻易打断,更不能在学生发言时,做其他事情,在学生发言后,要适当的进行指导或评价。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可感的榜样。

要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但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学习是比较枯燥的,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尽量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亲切,还可以设计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让学生将自己当成课本里面的人物去解决问题等;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在一节课内不可能40分钟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可以在课中适当的安排一些活动的环节。中年级则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活动,如动手画一画、折一折、摆一摆,或开火车、抢答、比赛等多种形式。动静结合,才能做到有序有效。要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最根本的还是精心设计教学,课堂要有动有静,有浅有深。另外作为教师也要修饰自己的教学语言,提高语言魅力,吸引学生倾听。

3、教给学生“听”的方法。要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除了让学生想听外,还要让学生知道从何而听,这就要老师适时地诱导点拨,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听。对于中低下学生来说,往往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他们要思考的时间比较长,有时可能还想不出或摸不着头脑。这时,他们只能茫然的听别人的答案。这就要求老师在提问题时,一是要把一个大问题划分成几个小问题,可以说这是在为这部分差生降低学习难度;二是问题要提得清楚、明白,重点要突出,这是提醒这些学生要“听”什么。当要让学生动手操作时,一定要求学生先听完教师的要求,才能动手操作,而操作完,学生要交流了、教师要小结了,也要先让学生把学具摆放好,做端正。

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想法一致时,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赞同,要让学生明白听别人讲话,不是只听“热闹”,而是带着问题去听。一要听明白,二要思考有无不认同的意见,三要给自己带来启发,在大脑中多问几个“为什么”。

4、可以把“听”与“说”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听和说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听的目的不只是听,倾听能力更多是通过说话表现出来,有了专注的听,才会有准确的说。而“说”多少又可体现他“听”多少。因此,要注重将听与说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要检查学生是否有注意听,可以让他重复别人的回答,如“谁能象某某同学那样说一遍。”“看谁有注意听,把他/她的发言重复一下。”“谁听的明白,把刚才那位同学的想法说一说。”等,象这样的训练可以多让差生来完成。而对于优生,可以让他们就某个同学的发言、想法,进行评价“我觉的他/她说的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我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或是我是这样想的。”

刚开始发言时,因为信心不足,因为知识面不广,因为不会,他们可能是吞吞吐吐,可能是表达不清,可能声音小。这都需要我们教师耐心地去诱导,指点,示范,多些鼓励,多些机会,这样把听与说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倾听习惯,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5、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对促进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也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的评价不是只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还包括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情感与态度,为了增强学生倾听的意识,老师们开始将倾听作为评价内容,但大部分老师只停留“你听的多认真呀”、“某某同学听的多入神”等浅层次评价上,说多了也不是太好。当老师看到有的同学认真倾听时,可给予这样的夸奖“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同学发言,不但听明白了,并能指出不足,真了不起”。对学生的评价包括老师评价,同学间评价和自我评价,课后,也可让同学们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给自己打分。此外建立一个可操作的评价体系,设置统计机制和奖励机制,从外因刺激学生表现,提高效果。

6、利用班队课时间开展一些活动、游戏,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如传话游戏、听辩错误法、按指令行事……

五、研究步骤及时间规划

1、理论学习。查阅、收集与本研究课题有关的国内外学者专著、论文和资料。通过学术期刊网、上网搜索等方式查找有关导入设计及相关的文章,了解前人或他们已经做的研究工作,明确研究课题的科学价值,找准突破口,取得更新、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2、观摩学习。一些有经验的教师示范课,为自己提供宝贵经验。

3、课堂实践。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认真聆听的研究关键还是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

4、教研沙龙。定期的教研活动,让每个教师交流这方面策略与方法,解决实践研究中遇到的困惑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提升。

5、教研展示课。真实的课堂案例,将操作方法记录下来,能为别人提供操作的指引。

6、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要不断的进行回溯研究,在反思和总结中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7、论文撰写。此研究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使课题研究得到推广。

七、课题实验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43月—20144

开展前期调查,(课堂观察、学生访谈、问卷调差。)学习相关理论。

2实施阶段:20145月—20146

1)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研究方案,开展课题研究

2)定期开展课堂追踪,及时调整研究计划、方案

3)收集有关行动小方案、学生调查问卷及其他资料

4)小结,规划下阶段研究要点

4、实验总结阶段:20147月—20148

进行成果全面检测,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对研究中获取的各种资料进行归类、分析、整理、撰写结题报告,

 

  • 其它年级.1班:张欢欢  评价:0星    2014-01-21 14:17:54

    听、说、读、写,是学好语言学科的基础,听是说的基础,听说更是读写的基础,了解他人,表达自己,这就是语文的魅力吧!

  • 其它年级.1班:曹胜华  评价:0星    2014-01-21 14:08:31

    倾听是一种习惯,也是对说话者的一种尊重,应在准备阶段里加入一些品行的教育内容。

  • 其它年级.1班:董泽华  评价:0星    2014-01-21 14:06:48

    在进行课堂展示时,如果以小组为单位发言,每个小组有加分的话,其中设置倾听分,认真倾听的小组加分。这样,同学们都能耐心地听每个小组展示。

  • 其它年级.1班:徐学红  评价:0星    2014-01-21 11:23:17

    这个题目的选择对我校学生很有针对性,平老师能关注到这一点,并把它当做自己的研究课题,很敬佩!

  • 其它年级.1班:陈秀霞  评价:0星    2014-01-21 11:18:54

    倾听是学生必须要做好的哦一项,学生不愿意倾听分为很多原因:有孩子本身的原因,也有老师设计的问题。得调查研究,还要找到相关的儿童心理学来做科学的展示。

  • 其它年级.1班:程玉卓  评价:0星    2014-01-21 11:18:26

    你设计的实施方法很值得我去学习。培养倾听的能力是一件很重要的平时功夫。需要我们去修练。

  • 其它年级.1班:郭素英  评价:0星    2014-01-21 11:18:23

    平老师这个研究课题选的特别好,咱们学校的孩子就是不会倾听,说大点就是心中只有自己。您的这份研究报告写的非常详细,向您学习了(*^__^*)

  • 其它年级.1班:曹胜华  评价:0星    2014-01-21 11:16:41

    倾听是一种好的习惯,一旦可以养成,会受用终身!

  • 其它年级.1班:张晓辉  评价:0星    2014-01-21 11:11:44

    根据目标设定了评价方法很具体,很实用,向您学习啦

  • 其它年级.1班:冀兰芳  评价:0星    2014-01-21 11:09:58

    倾听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品质。对于孩子们而言,从小养成乐听、善听、会听的好习惯,受益一生!

  • 其它年级.1班:何悦灿  评价:0星    2014-01-21 11:09:35

    倾听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品质。平老师,你选题很好,措施也很到位,学习了!

  • 其它年级.1班:郭爽  评价:0星    2014-01-21 11:07:42

    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您的方法,我先学着了,谢谢!!!

  • 其它年级.1班:刘锦宜  评价:0星    2014-01-21 11:05:52

    倾听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能力。学会了倾听,孩子们的学习会有明显提高。

  • 其它年级.1班:张晓辉  评价:0星    2014-01-21 11:05:48

    平老师,咱们的行动研究不谋而合,呵呵,咱们共同努力,把整个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提升上去。

  • 其它年级.1班:石晓华  评价:0星    2014-01-21 11:00:28

    学会了倾听,整节课的学习就是高效的,这个选题很好,想你学习!

  • 其它年级.1班:董泽华  评价:0星    2014-01-21 09:45:07

    一要听明白,二要思考有无不认同的意见,三要给自己带来启发,在大脑中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听、要想、要问,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