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措施与方法
依据问题归因假说,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解决措施。
建立“且行且思”作文学习专栏网站,针对学生不同的作文困惑借,助网群平台,鼓励学生积累、提供必要的写作技巧、大量例文、满分作文及学生心得、课堂练笔等栏目,便于学生们随时积累资源、学习。
1.多方面积累写作素材:
多方面积累素材,就需要家长、学校、学生共同努力,除了丰富生活以外,更要把生活中的点滴以照片、声音、视频、绘画、文字等多种形式保存下来。上传至网站专栏,以便为作为积累丰富素材。
①与家长沟通,周末尽量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生活,解放孩子们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丰富感性认识;
②鼓励学生接触社会,在社会交际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开拓眼界丰富生活;
③在学校,鼓励学生多组织、参与学校活动,感受集体生活;
④激发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充实课余生活,最好能有一技之长;
⑤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用心感受生活,及时记录、分享生活体验。
2.增加学生阅读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词汇。
①与校本课程相结合,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内联系课文内容加大相关拓展阅读量,课外选择喜欢的课外读物大量阅读。开学初,制定阅读计划,学期中组织读书经验交流会,学期末开展读书分享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②鼓励学生多表达。利用语文课堂,提高学生勤思考、多表达,善于沟通、精于阐述的能力。
③帮助学生养成勤记录、善积累的好习惯。课文中、课外阅读时、上课时、与人交往时,遇到的好词好句及时积累、摘抄,丰富词汇。
3.针对学生写作文往往随心所欲,缺少必要的写作技巧指导这一现状,将语文课本教学(侧重写作技巧方面)与作文专题讲座结合起来,建立作文专栏指导,适当给学生一些写作规范及作文技巧的指导。
4.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催化写作动机。
5.制定完善有效、切实可行的课堂评价标准。
制作网络平台时,为学生提供写作支架及各种评价量规,以导代教。
①建立课堂小组评价制度,在每堂课以小组为单位对小组参与度、小组课堂组织、小组成果展示、小组协作交流等方面进行当堂评比,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并能够以先进生带动、督促、帮助后进生。
②建立每个学生的作文成长档案,对每个学生从课堂参与度(发言、评论、回帖、课堂状态)、作文成果、纸质测验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起到激励、督促、监督、引导的作用。
以上的措施中,建立“且行且思”作文专题学习网站,积累写作素材、增加阅读量和学生的课堂评价标准为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五、研究步骤及时间规划
1.研究步骤
1.初始调查:发放调查问卷,结合课程标准中的作文要求,设计与小学生写作密切相关的20个问题,调查与分析研究高年级学生作文情况现状,并予以统计记录。
2.问题归因:分析高年级写作困难、质量不高的原因所在,提出问题归因假设。
3.措施方法:针对归因制定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4.实施措施:在被研究班级实施研究措施。
5.评估反思:再次调查与分析研究高年级学生作文情况现状,并予以统计记录;分析前后两次调查结果,对不同的研究对象进行表扬鼓励帮助等措施。分析问题解决措施的可行性,并进行补充完善再次实施。
2.时间规划
1.第一阶段(2014年3月初-3月中旬)
调查与分析研究学生写作兴趣、写作水平等,并予以统计记录。
2.第二阶段(2014年3月中旬—4月初)
搜集资料、进行访谈、课堂观察,分析课堂学习实效的问题原因所在,制定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3.第三阶段(2014年4月初—5月初)
实施措施并做记录。
4.第四阶段(2014年5月初—5月中旬)
再次分析调查记录结果,对不同的研究对象进行表扬鼓励帮助等措施。分析问题解决措施的可行性,并进行补充完善再次实施。
5.第五阶段(2014年5月中旬—6月中旬)
再次实施并做记录。
6.第六阶段(2014年6月中旬—6月底)
分析调查记录结果,对不同的研究对象进行表扬鼓励帮助等措施。分析问题解决措施的可行性,并进行再次补充完善。
|